作者:读书
2019-08-16·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102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梁 雪
在咸丰十年(一八六 ○)的英法联军入侵中,清漪园(颐和园前身)与圆明园同样遭受大火的侵袭,前山和后山的建筑群几乎被全部破坏,现在我们看到的颐和园是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和光绪二十九年(一九○三)修复以后的结果。当时的圆明园为清朝皇室的办公和休闲场所,而清漪园仅仅是一处供皇室成员 “游憩 ”的园林,政治地位相差巨大。
民国三年(一九一四)以前,颐和园作为清朝皇室的皇家御苑,一直属于游览禁地,除了少数王公近臣可以在上朝时于仁寿殿一带活动外,一般臣僚和普通百姓根本没有机会进入并看到这座名园的真实面貌。在日本学者宇野哲人所著的《中国文明记》中,有一段他在一九 ○ 七年游览万寿山的记述,称其曾感到 “拜观颐和园之殊荣 ”。
从一九一四至一九二八年,颐和园归清室内务府管理,随着中外人士要求参观颐和园的呼声日益高涨,民国政府曾规定参观者须经外交部审批,发给门照,并通知清室内务府。后来改为外国人参观由外交部审批,国人参观由内务府或步军统领衙门办理。
发表文章1317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0772人
人文精神 思想智慧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