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博客天下
2019-08-07·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147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图 张国宁
图片编辑/李运恒
蒋德胜的手机中保存着4000多个求助者的电话,有地位显赫的企业高管、大学教授,也有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底层百姓。每次接听来电,总能听到类似的声音:求您救救陷入传销的他。今年49岁的蒋德胜来自天津,是一名公益反传销志愿者,已从事反传销十年有余,解救人数达上千人。
第一次了解到传销的危害,源于2004年蒋德胜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误入传销组织,蒋德胜对其劝说数次无果,其间还多次被朋友忽悠入伙。“两年后,当我再次见到他时已性情大变,我感觉我面前的朋友更像个陌生人。”蒋德胜说,朋友的这段经历对他触动很大,让他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传销的危害。从此,他开始了解传销洗脑术,试图解救更多的人脱离传销的摧残。
随着对传销的深入了解,蒋德胜发现传销的危害远比自己想象的大得多,有的人为了发展下线,拉拢自己的亲戚朋友入伙,钱不够就变卖家产,即使到最后发现真相,很多受害者为了拿回成本也甘心在里面继续受骗。蒋德胜也曾说,进入传销失钱是小,对一个人损失最大的是他的人格和声誉,很多受害者被解救后碍于面子,甘愿流落他乡在外打工也拒绝回家。
2008年10月,是蒋德胜反传销生涯的一个转折点。这次的解救对象是一名高校教师,对蒋德胜来说也是他第一次单枪匹马“战斗”,蒋德胜说:“现在来看,当时的反传销手段还是比较幼稚的,但没想到居然成功了。”就是这一次的解救成功的经历,让蒋德胜信心大增,从兼职反传销变成全职反传销。
“我可能是反传销行业里为数不多没有接触过传销的人。”蒋德胜做反传销工作初期,生怕被对方问到传销组织内部的细节而穿帮,为了更好地了解传销组织内部的运作结构,2008年,在一名“醒悟”的受害者小李的引领下,进入到传销组织内部,大半个月后,被传销高层看出端倪,便迅速撤离,然而继续做卧底的小李在两个月后竟然被严重伤害。
反传销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找到受害人,接下来便是反洗脑。2019年5月初,蒋德胜再次单枪匹马来到山东,半个月前,蒋德胜接到求助者的电话,是一名年轻女孩——小林,她相恋4年的男友陷入传销组织,并准备回家拉拢其父亲入伙,趁其回家的机会,请蒋德胜给他“反洗脑”,他成了小林最后的救命稻草。
反传销最大的难度在于破他的梦。“传销组织都有自己的智囊团,他们说的话都是量身定制的,”蒋德胜说,“传销组织经过发展,会吸引到各行各业的人,这些人的加入,让传销组织有资源不断发展自己的理论。”这次,传销组织正是利用了小林男朋友不甘平凡的心,为他量身打造了一条暴富之路。“我也是被朋友拉拢去的,去了之后每天有不同的人找我谈心,两天后,我的心理防线就崩了,说的太诱人。”小林男朋友说。
当天蒋德胜和小林的谈话从下午四点到晚上十一点,连续七个小时的“战斗”,让蒋德胜显得有些疲惫,吃饭间隙,蒋德胜偷偷地告诉小林:“拉回来了!”直到反洗脑结束,很多人都不知道蒋德胜的真实身份。“我希望让受害者感觉到,通过和我的谈话,是他自己醒悟的,而不是我‘救’了他,我不想给他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蒋德胜说。
发表文章568篇 获得3个推荐 粉丝2417人
博闻雅识,非凡之客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