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从“瞌肥”走过来的中国咖啡往事

作者:博客天下

2019-08-07·阅读时长17分钟

151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8832个字,产生1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项也

中国咖啡被一家争议不小的创业公司带到了世界的舞台上。

2019年5月17日,中国咖啡第一股瑞幸咖啡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这家2017年6月才注册成立的公司,以光速登上资本市场,创造了全球最快IPO的纪录,从成立到上市仅用540天。瑞幸咖啡首日开盘涨幅一度达50%,市值最高为60亿美元。四个交易日后又迅速回落,跌破发行价,市值降至34亿美元。

对于瑞幸的上市,中国咖啡行业的感情是复杂的。一方面,瑞幸咖啡无论是快速开店,还是背后的资本运作,都跟行业过去的路数不一样,甚至有悖传统经营思路;另一方面,中国咖啡行业一直活在星巴克、雀巢等外企的阴影下,有一个新玩家撕开局面,让行业看到了希望。

回首过去,中国咖啡的消费历史并不长。如果从1836年前后广州十三行附近的第一家咖啡馆开业算起,中国咖啡大约有接近200年的历史;如果按照1984年麦氏咖啡(后改名麦斯威尔)进入中国、咖啡飞入寻常百姓家算起,那么历史不过30余年。

对于茶文化底蕴丰厚的中国而言,咖啡是“舶来品”,一开始就被打上了外来者的烙印。咖啡在中国有今天的局面,是众多创业者蹚过无数坑、一步步渗透的结果。

茶文化里的外来客

1904年,地处深山的大理宾川县朱苦拉村发生了一场小规模械斗。

对战的一方是血气方刚的彝族小伙,他们是朱苦拉村民;另一方则是附近一带的恶霸,时不时带着手下骚扰村子,甚至武力抢夺村里的年轻姑娘并贩卖到山外。朱苦拉村的小伙子们心里苦,偶尔偷鸡摸狗也就忍了,年轻姑娘都抢走了大家都将成为光棍,忍无可忍之下,小伙子们选择反抗。

一开始,朱苦拉村民靠人数优势占据上风。可是无奈,对方武器精良,恶霸最后用火枪轻松翻了盘,战胜了手持镰刀、锄头、棍棒等农具的村民。彼时,还是清朝光绪年间,摇摇欲坠的大清帝国早已无力治理边陲小地,恶霸上下打点后,县衙对朱苦拉村民的惨痛遭遇不理不睬。

打也打不过,告也告不赢,朱苦拉村民一时间没了办法。这时有人建议说,宾川县县城来了一群蓝眼睛、高鼻梁的外国人,他们精通法律,可以与县衙的官员平等对话。村民很快就行动,正好找到了在县城传教的法国人田德能。田德能帮助村民打赢了官司,随后在朱苦拉村建了天主教教堂,并在教堂后院种下了一棵咖啡树树苗。

这是中国最早的咖啡引种记录之一。这段故事散乱地记载在《宾川县志》《宾川县统战志》《云南天主教史》等书籍当中。至今,朱苦拉村仍完整地保存了中国唯一现存的古咖啡林。

当法国传教士田德能从教堂后院咖啡树上,摘下第一颗樱桃样的咖啡红果子时,他或许没有意识到,已经掀开中国咖啡的新篇章。朱苦拉村的星星之火,点亮了云南咖啡种植的百年历史。

种植归种植,中国咖啡的消费历史可以追溯得更早。

文章作者

博客天下

发表文章568篇 获得9个推荐 粉丝2417人

博闻雅识,非凡之客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