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梓辉
2019-08-02·阅读时长11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782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随着市场的发展,想要购买机械键盘的顾客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
机械的复兴
机械键盘回归主流市场的过程要追溯到14年前,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刚刚大四毕业的年轻学生。
高中时期随父母移居北京的韩伯翰永远忘不掉2005年的那个夏天,那是他大四毕业的假期,还没找工作的他缠着母亲说自己还没去过香港,想去玩一次。母亲同意了。到了香港后,他抛下了疯狂购物的母亲,径直找到了一间藏在写字楼内的办公室,那是德国计算机外设制造商CHERRY在亚太地区的办公室。有点冒失地推门进去,他对着一位叫Raymon的工作人员说自己想要买一台机械键盘。
在那之前,他刚刚才听说了“机械键盘”这个名词。那时他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喜欢打游戏,也喜欢研究打游戏用的装备,就在网上寻找好的键盘。国内能买着的都研究明白了,就去看看国外有没有什么新鲜的,无意中看到有人说“机械键盘才是真正有灵魂的键盘”,韩伯翰到中关村找了一圈,发现在国内根本买不到机械键盘。原来那时统治键盘行业的是1995年才诞生的“薄膜键盘”,而机械键盘作为原来的“老大哥”,已经快被历史淘汰了。
若查阅键盘的发展历史,我们能发现机械键盘才是“键盘”这个品类最早的产品形态,毕竟其“祖师爷”打字机在19世纪被发明的时候,只能依靠纯物理机械机构进行运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个人电脑的发明,机械结构的键盘也随之被引进作为PC的标准输入装置。
CHERRY中国区总经理、北京爵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韩伯翰,他是最早将机械键盘带入中国的人之一(宝丁 摄)
“我们觉得控制键盘手感的就是两个因素,一个是‘段落感’,另一个就是‘回弹力度’。”拿着一个机械键盘的核心部分——机械轴(也可以称之为“开关/Switch”),现在已经是CHERRY中国区总经理的韩伯翰对本刊解释起了机械键盘的魅力所在。作为一个身材壮硕的中年男子,那枚机械轴在他手里显得格外袖珍,大约只有两厘米长。其内部的主要构造包括了轴心、弹簧、触发铜片等元件。其中控制段落感的是轴心,回弹力度则由弹簧决定。经过不同厂商对“铜片与轴心的接触面积”“弹簧匝数”等细节的调整,机械键盘便产生了不同的使用手感。
1983年,来自德国的CHERRY公司研发出了机械键盘历史上划时代的产品:MX机械轴。通过1984年推出的CHERRY MX Black(黑轴)、1987年推出CHERRY MX Blue(青轴)、1992年推出CHERRY MX Brown(茶轴)及2008年的CHERRY MX Red(红轴),他们用了20多年时间完成了业界准则的“黑青茶红”四大轴体。
但在1995年,薄膜键盘技术横空出世,这种键盘底部有一层很薄的薄膜电路,当顶层按键被按下导致两层接触时,电路被接通,信号就发出去了。因为主要构造就是一张橡胶薄膜,因此成本要比复杂的机械结构低得多,重量也更轻薄。键盘发烧友房迪时回忆说,即使是戴尔SK-8135键盘这样手感非常好的经典薄膜键盘,在2000年初的售价也不超过200元。在个人电脑迅速普及的大环境下,价廉轻薄的薄膜键盘显然更适应时代的发展,机械键盘逐渐被薄膜键盘挤出了市场。
到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初期,全世界还坚持生产机械键盘的公司寥寥无几。即使是CHERRY,他们在键盘领域也只剩下一些面向专业应用的to B业务,完全没有了面向普通用户的经销商体系,这也让韩伯翰在2005年不得不追到香港来买键盘。
发表文章131篇 获得7个推荐 粉丝355人
前《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