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在圣雅各之路,寻找什么?

作者:张星云

2019-07-25·阅读时长16分钟

2212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8453个字,产生34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西班牙古城圣地亚哥,圣雅各之路的终点(视觉中国供图)


我喜欢徒步,对我来说那是一种很单纯的感觉。每每在城市的樊笼中待久了,我就会去户外徒步。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你与周围的一切都处于最简单的关系,不需要顾忌别人的感情,不需要婉转的言语,饿了就吃,渴了就喝水,累了就坐在路边休息,冷了就穿衣服。人类就是一种动物,通过这些最基本的感受,迎风、呼吸、坚实地迈出每一步,看到那些在城市中永远看不到的景色。徒步给我的放松感完全不亚于海岛度假,与每天在沙滩上跑跑步、看看书,然后烂醉在泳池边的躺椅上晒太阳一样享受。

我之前走过一些国内线路,走过一段环勃朗峰线,从2017年起,我开始走圣雅各朝圣者之路。自此每年春节假期,我都会用五天到一周,在圣雅各之路走上100多公里。不仅享受冬季欧洲停滞的乡间宁静,还约上在巴黎的哥们儿,一起边走边畅谈,把一年发生的事情全都说一遍。

每年徒步的终点,就是下年徒步的起点,这样的徒步我已经持续了三年,如今还有500公里才能达到这条路的终点——西班牙西北角的城市圣地亚哥。

圣雅各之路,持续千年的旅程

1976年,台风季节的菲律宾热带雨林里,美国影星马丁·辛(Martin Sheen)带着自己14岁的儿子在科波拉的剧组参加《现代启示录》的拍摄。马丁·辛在电影里饰演男主角,一位要沿着湄公河逆流而上实施刺杀任务的美军队长。

电影在拍摄时曾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坏天气、不稳定的东南亚政局,以及导演永远在更改剧本的坏习惯让原本只需5个月的拍摄被无限期拖长。

整个剧组都处于绝望之中,马丁·辛也不例外。电影中有一组著名的镜头,入夜,马丁·辛饰演的美军队长将自己锁在西贡酒店房间里,伴着《The Doors》的背景音乐在绝望中乱舞,他徒手打碎了镜子,又将自己手上的血涂满脸庞。其实原本剧本里没有要求马丁·辛如此夸张地表演,但他那天36岁生日,并且他确实喝多了。

他的14岁儿子,埃米利奥·艾斯特维兹,并不喜欢父亲喝酒,因为喝多了后马丁·辛会变得很暴力,尤其他是长子,所以马丁·辛永远会先冲着他来。父子感情就是在那片菲律宾雨林中一点点瓦解了。


演员马丁·辛与儿子埃米利奥·艾斯特维兹(视觉中国供图)


34年后,2010年,48岁的艾斯特维兹和70岁的马丁·辛再次一起生活在片场,他们一起演了一部电影,名叫《朝圣之路》。在这部儿子导演并编剧的电影里,马丁·辛饰演的父亲汤姆试图去修复与艾斯特维兹饰演的儿子丹尼尔之间的关系。丹尼尔是个到处流浪的背包族,在比利牛斯山区行走圣雅各之路时,遭遇风暴遇难。在美国做牙医的父亲汤姆于是动身前往法国取回儿子的遗体和遗物。但是在到达法国之后,汤姆决定要将丹尼尔已经走过的和没有走完的圣雅各之路重新走一遍,以更好地理解儿子的生活。

在重走圣雅各之路的过程中,汤姆遇见了三个从不同国家来到这里的徒步者:为了戒烟的女烟民,遇到写作瓶颈的英国作家,以及为了减肥的荷兰胖子。他们都在寻找生命里更大的意义,并希望通过徒步,重新在世俗的世界里得到心灵的慰藉。

《朝圣之路》开拍时,马丁·辛已经成功戒酒20年。他说这部电影就是为了展现人类的软弱,以及人们从一条路上可以得到的精神收获。

于是,《朝圣之路》的拍摄让马丁·辛与儿子完成了一次现实中的父子之旅。他们来到西班牙的圣雅各之路,用了几个月时间在沿途的各个教堂、驿站和村落考察,选择拍摄地点。他们每天与其他徒步者一样负重前行,晚上住在驿站十几人甚至几十人间的上下铺,在公共浴室洗凉水澡。

镜头内外的父子关系都在《朝圣之路》优美的西班牙乡间风光和舒缓的故事中和解。电影的最后,年迈的汤姆替遇难的儿子丹尼尔走完了全程,在终点得到一张走完全程的拉丁语证书,他郑重要求办事员在上面写上儿子的名字。就这样结束了吗?不,他又继续走,走到海角,将那最后的骨灰撒向大海。终于,如释重负,与自己和解。与汤姆同行的人也一样,女烟民最后决定不戒烟,她接受了自己的烟瘾;荷兰胖子最后决定给自己买套新西装,他接受了自己的肥胖。

《朝圣之路》是如今与圣雅各之路有关的电影里最有名的一部,很多人因影片渲染的奇特疗愈和心灵慰藉效果而上路。

圣雅各之路确实在近几年变得异常火爆,尽管从中世纪起它就是天主教三大朝圣之路之一,但直到1992年也只有1万人走完。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圣雅各朝圣者之路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自此越来越多的人走上这条路。2013年徒步者达到20万人,并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长;2018年,来自180个国家的32万名徒步者走完了这条路。

有人将圣雅各之路视作欧洲宗教的复兴,但显然这条“朝圣之路”早已褪去了原本的含义。根据圣雅各之友协会在终点的统计,2018年完成徒步的32万人中,11%走这条路的原因是强身健体,39%因为信仰,而49%的人是因为“精神收获”(Spiritual)。应该怎么去解释这种“精神收获”呢?

文章作者

张星云

发表文章193篇 获得28个推荐 粉丝1031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我们为什么上路?

行走全球徒步圣地

672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4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