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资本也吃素

作者:博客天下

2019-07-19·阅读时长15分钟

72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515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当地时间2019年5月2日,美国纽约,人造肉制造商Beyond Meat在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上市


文/刘碎平

这是一个天大的机会。”东北农业大学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大豆育种院士工作站站长王绍东的声音有些许激动。准确说来,这样的机会,他等了8年多。

5月2日,“人造肉第一股”BeyondMeat在纳斯达克敲钟,IPO首日股价即暴涨163%。钟声将资本神话也送到了中国,待五一收假,股民积攒多日的情绪爆发,5月6日开市当天,沪深两市一片飘绿的情况下,被冠以“人造肉概念股”的十余只个股逆势涨停。

BeyondMeat的老对手——美国人造肉企业ImpossibleFoods(IF)的好消息接踵而至,近日,IF宣布获得新一轮3亿美元融资,本轮完成后,融资总规模将提高至7.5亿美元。早在2015年,李嘉诚、盖茨就已经参与了IF的D轮融资,本轮他们继续跟投。出现在投资人名单上的还有一些名流和机构,包括美国网球运动员小威廉姆斯、歌手凯蒂·佩里、科斯拉风险投资、谷歌基金等。

IF的产品是大豆蛋白肉,主要包括用大豆做肉饼的ImpossibleBurger(不可思议的汉堡)、比萨、三明治、肉丸等,已销往白色城堡(WhiteCastle)、RedRobin以及迪士尼主题公园等在内的全世界7000多家餐厅。

据记者了解,A股上市企业里几乎没有真正触及“人造肉”业务的公司,更多的企业仅仅与豆制品相关,就成为这波行情的受益者。它们是:大豆方面研究的维维股份、生产豌豆蛋白的龙头企业双塔食品、进行大豆深加工的哈高科、涉及大豆种子业务的丰乐种业,甚至休闲食品来伊份等与豆制品相关的企业。其中,丰乐种业、双塔食品等个股连日收获了不少于6个涨停板。

嗅觉灵敏的资本和企业早已坐在了谈判桌上。“你数得上名字的互联网企业,都与我们接洽过一轮。”齐善食品品牌与产品经理周启宇告诉记者,去年至今,仅是找上门来的国内互联网头部企业不下10家,包括BAT、顺丰等。

中国到底有没有人造肉?

大众常说的人造肉分为两种,一种又称大豆蛋白肉,主要靠大豆蛋白制成;另一种是利用动物干细胞,在实验室培养皿中繁殖出的人造肉,由于造价高昂,尚不具备批量商业化生产的条件。

“植物蛋白肉在我们国内很早就已经有了。”宁波素莲食品负责人张信良清了清嗓子,试图纠正中国没有人造肉的说法,国内习惯称之为“植物肉”。目前,中国做植物肉业务的三大企业包括深圳齐善食品、江苏鸿昶食品和宁波素莲食品。

上述厂家均对记者表示,三家生产植物肉的工艺上基本一致。齐善和素莲则非常坚定地认为,“人造肉第一股”BeyondMeat的制作工艺也与他们类似。

“人造肉以大豆组织蛋白为主要原料,大豆分离蛋白经过高温、高压,膨化、挤压制成大豆组织蛋白,植物蛋白含量越高,肉质纤维感越强。”张信良强调,人造肉的原料不是大豆,也不是大豆蛋白,而是大豆组织蛋白。

在整套工艺中,不同参数的调整决定着肉块最终的口感,包括成分、发酵菌种、时间长短等,参数不同,出来的口感千差万别,这也是制作人造肉的关键所在,属于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此前,在日本留学工作多年的王绍东注意到,对比美日等发达国家,中国在大豆品质改良育种领域相对落后。2009年3月,王绍东提前结束海外博士后研究,回国做大豆改良育种研究,主攻无腥味大豆。

相比普通大豆,无腥味大豆具有更高的商业价值。在加工中,普通大豆常常要增加去腥环节,这不仅增加了工序,营养也会部分流失。

正是在王绍东回国这年,美国的人造肉企业开始大量涌现。2009年,一个打小对动物有感情、18岁那年成为素食主义者的年轻人伊森·布朗(EthanBrown)在加州创办了BeyondMeat。3年后,他们推出第一款素鸡肉条。2013年,比尔·盖茨发文分享吃人造鸡肉卷饼的经历,“看起来和吃起来都和真鸡肉一样。”盖茨口中的鸡肉,正由BeyondMeat生产。

只是高成本仍然是摆在BeyondBurger等植物蛋白肉企业门前的难题。据美媒CNBC报道,纽约一家餐厅里BeyondBurger售价为12.95美元,高于普通牛肉汉堡。此外,BeyondMeat生产一个素肉饼的成本几乎是普通碎牛肉饼的两倍。

“是他们自己能力不行,产业孵化能力太弱了。”在评价BeyondMeat成本过高时,周启宇说。张信良则认为,美国豌豆蛋白的成本过高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原料选购上,不同于BeyondMeat以豌豆蛋白为主,齐善和鸿昶选取的原料更加丰富,包括大豆蛋白、豌豆蛋白、魔芋蛋白、小麦蛋白等。张信良认为,BeyondMeat选择豌豆蛋白的主要原因是西方人对豌豆蛋白不容易过敏,而大豆的豆腥味又太高。

如何保证味道和口感,又能在原材料环节降低成本,是所有相关企业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2018年,王绍东培育的无腥味大豆开始小规模的商业化种植,在他的预期中,无腥味大豆未来将达到100万吨的年产量,这将是一个约40亿元的市场。宁波素莲食品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厂家,经历早期的实验后,素莲开始用王绍东的大豆。

文章作者

博客天下

发表文章568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2417人

博闻雅识,非凡之客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拼多多迷途

734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