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九
2019-07-10·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398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所谓城镇老旧小区,主要是指建成时间较长、市政配套设施老化问题突出、公共服务缺项较多的住宅小区。对老旧小区进行大规模改造,既可以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也可以提升投资,带来相应的消费需求,理论上而言,可以兼顾民生和增长。
经过过去多年的大规模投资之后,很多领域的投资需求已经接近饱和,如果过度投资可能会带来产能过剩,老旧小区可以说是一块尚未开发的领域,很多老旧小区不仅存在设施老化的问题,而且缺乏基本的管理服务,按照官方描述,主要问题有“管网破旧,上下水、电网、煤气、光纤设施缺失或老化严重;许多老旧小区不仅缺失养老、抚幼等公共服务,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存放等也普遍存在问题;物业管理匮乏,公共环境普遍较差,道路破损、私搭乱建等”。问题越多,也就意味着可以投资改造的空间越大,如果部署得当,既可以改善民生,还可以起到稳增长的效果,可谓一举多得。
按照官方的全面摸查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需要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共有17万个,涉及居民上亿人。改造内容主要分成三类:第一,保基本的配套设施,比如水、电、气、路等市政基础设施的维修完善等,还包括垃圾分类设施的配套和加装电梯;第二,提升类的基础设施,包括公共活动场地,有条件的地方配建停车场、活动室、物业用房等;第三,完善公共服务类,包括完善社区的养老、抚幼、文化室、医疗、助餐、家政、快递、便民、便利店等设施。
由此可以看出,老旧小区改造并非粉刷墙面这样的简单工作,而是从里到外、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面改造,这也就意味着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预计将是高达万亿元的投资规模。由此带来一个现实问题,到底谁来负担资金支出?
目前官方的表态是采取“居民出一点、社会支持一点、财政补助一点”等多渠道来筹集改造资金。这就明确了老旧小区的改造资金不会全部由政府承担,居民个人和社会资金都需要参与进来。
从居民角度来看,老旧小区的居民大多数经济条件都不是太好,对于费用问题也会更加敏感。如果小区改造全部由政府出钱,小区居民肯定举双手赞成,但是一旦需要自己出钱,有些人可能会不太愿意,由此可能会形成小区改造的僵局,如果动用行政力量强行推进,似乎也不太合适,毕竟也不能强迫居民改造自家的房子。过去土地拆迁经常会遇到钉子户,现在老旧小区改造,不排除也会出现类似情况。
由于一个小区内不同居民的需求不同,现在实行统一改造,难免会遇到利益不均,一个比较典型的就是加装电梯的问题,很多老旧小区没有电梯,对于生活在高层的居民很不方便,但对于住在低层的居民而言,对电梯没有需求,甚至觉得加装电梯反而占用了公共空间,所以,如何说服一栋楼的居民全部同意,不同楼层的住户如何分摊安装费用,都是非常现实的难题。过去个别小区改造就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将来老旧小区改造大规模铺开,遇到的挑战可想而知。
发表文章412篇 获得11个推荐 粉丝3698人
在嘈杂的时代独立思考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