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乐
2019-07-04·阅读时长10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340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张可驹
自卡拉扬、伯恩斯坦等人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指挥台上都没有真正能称为“新偶像”的人出现。进入21世纪后又过了几年,乐迷崇拜巨匠、宗师的传统才在后期的阿巴多身上稍稍复兴。阿巴多不同时代的演绎都值得推崇,但在他荣誉巅峰的十余年,我目睹人们的热情,很明显的一个感受却是:另一位巨匠被忽视了,他就是伯纳德·海廷克。旅英钢琴家孔嘉宁先生提到这位指挥家,总称之为“海廷克大宗师”。对此,我心有戚戚焉:当今可入宗师之列不算,还堪当一个“大”字的,海廷克确实首屈一指。
伯纳德·海廷克(Bernard Haitink),20世纪下半叶古典乐坛永远不能忽视的名字!人们对他的认识未尽周全,并非在于知名度,而是针对成就来说——很多人熟悉他,却未必了解他的成就究竟如何了不起。这很多也是指挥家本人的风格使然。阿巴多同样等了很久才获得应有的承认,而海廷克,终归还要更长一些。所幸大师不仅长寿,也有着非凡的精力,直到后期依旧能不断迈向新的境界。从上世纪60年代初直到今天,海廷克的指挥道路在他的时代完完全全是个异数。他的职业生涯,既可说是低调的一生,又毫无疑问是光辉灿烂、超越同侪的一生,指挥家也由此成为真正的传奇。今年是海廷克90大寿,以这篇小文稍稍寄托本人长久以来对于大宗师的敬仰之情。
如此走向高峰,是否让你想起另一个人?
在海廷克的身上,我们看到某些微妙的统一:首先,恐怕在任何时代,他都是灌录唱片最多的指挥家之一;可与此同时,人们长久以来却不多以“大明星”的身份看待他。其次,灌录太多唱片的人容易被质疑为贪多嚼不烂,海廷克却几乎从未受到这种质疑;但另一方面,当别人列举某些曲目的顶尖演绎时,你是否常常看到他的录音被提及?第三,除了演绎本身,音乐家的经历也是人们热议的话题,阿巴多、梅塔、小泽征尔、巴伦伯伊姆的青年时代各自投射出许多东西。海廷克早年的历程似乎不常作为“英雄般的业绩”被人提及,这其实是很奇怪的。因为事实上,他的发展几乎过于顺利,甚至到了有些过分的程度。依照现在的说法,这么顺利地走向人生巅峰,都快带有男版玛丽苏剧主人公的意味了。
发表文章834篇 获得3个推荐 粉丝18378人
三联书店《爱乐》杂志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