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子懿
2019-06-26·阅读时长18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9121个字,产生9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攀钢对面的仁和区山上。一位老农接到放学的孙女后,特意带她来山上转转。山下仍有几处煤窑
摄影/于楚众
煤上种芒果
晚上7点,天空还是一片金色。金沙江南岸一处山坡上,车开到一半就开不上去了。一车道宽的上山路铺满煤渣与矸石。路面是黑色的,被雨水冲得七零八落,坑坑洼洼,让底盘只有16厘米高的雪佛莱卡在半路动弹不得。道路尽头,一个身高约1.6米的男人光着膀子,挥舞着半米长的大锤打着地桩。地桩间拉起警戒线,提示着外人未经允许,不得入内。
“主要怕人不小心掉进去。”打地桩的是40岁的武伟安。他是这片的保安,负责守护警戒线内的煤矸石山堆。界内是一个巨大的黑色煤矸石坑,深60~70米,近千平方米,布满高低起伏的小堆。三处残破的镂空圆柱在坑内伫立,那是过去用来洗煤的水泥罐。坑外,一个废弃厂房停摆着,破败颓唐。
这里是灰槽子,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太平乡,过去煤窑众多。一如其名,灰槽子地处金沙江河谷,距城区约25公里,整个山区被黑灰煤炭覆盖包裹,堆放着约600亩、近500万吨矸石堆,在金沙江和周围绿林黄土的衬托下格外显眼。环保整治后,煤窑停了,这些煤矸石留了下来。主管方攀枝花煤矿集团(下称“攀煤”)为不让人在此排倒煤渣,就雇了武伟安等人在此24小时轮流看守。平日傍晚,灰槽子很难看到外人,也没有电。武伟安和同事就养了一条不到1岁的小狗做伴,“多亏了这狗,有两条蛇都是它发现的”。
武伟安说,白天的灰槽子会热闹一点,有专人来种植芒果——在煤矸石坑外的山体表面,铺有一层不到1米厚的黄土,种上了芒果树苗。薄薄的黄土盖在黑色的煤上,仿佛一块巨大的抹了奶油的黑巧克力蛋糕。几十个工人白天要在刚铺不到一年的土壤上浇水施肥,维护芒果苗。
这些芒果树苗共约3500株、近300亩,最近刚铺上滴灌系统,每棵苗都配有一个直立的滴灌头,远看好似一个要输液的孩子。这些煤矸石上的土壤没有污染吗?武伟安说,灰槽子矸石场2018年起进行生态修复,除环保效益外,其上规划的430亩种植经济林,每年还将带来约370万元效益。
一位种植专家说,攀枝花很多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在煤矸石上种芒果重金属含量会更甚,土壤至少要3-5米厚才行,“可以种,但成本会很高,对人体危害不会很大。”2019年1月,相关负责人将在高海拔、干旱贫瘠的煤矸石山上种植芒果树的施工方法申请专利:填碾煤矸石山坡、挖坑换土,覆设可降解防水薄膜,树苗种在薄膜上。
为平整修复这些煤地,曾经每日都有大型机械进出。如今在灰槽子靠近金沙江一侧,已有多排土地平整如新,呈阶梯状种上芒果苗,像一层层台阶。这让我想起了此前听过的一则往事:作为城市名片的攀枝花钢铁厂(下称“攀钢”)建造在一块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的山坡上,与国际标准的5平方公里差距不小。上世纪60年代,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把山爆破成4个大台阶、23个小台阶,这才孕育了攀钢和攀枝花这座城市。
攀钢厂区所在地弄弄坪依山傍水,由三线建设的建设者爆破而来
攀枝花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钛、钒储量位居世界前列,还拥有丰富的煤矿。这些年来,以芒果为代表的热带水果产业正成为其另一张名片。我踏上灰槽子的煤上芒果地细看,黄色土壤上还有很多残存矸石。绿色的苗、黄色的土与黑色矸石交织,像是这些年攀枝花城市转型的一个隐喻。
在攀枝花,随处可见芒果的身影。酒店送的水果是袖珍的小金煌芒果;酒店外,一摞摞装箱的芒果被摆在水果店口等待快递收件。在灰槽子山下目光可及的村镇,高低不一的芒果树与楼房为邻,见缝插针地覆盖了黄色的大山。绿白相间树枝,与对岸送煤的货运火车、冒白烟的烟囱的工业区隔江相望,遥相呼应。武伟安站山上,往南、往东的两处村子一指:“那儿,还有那儿,全是种芒果的。”
据官方数据,整个攀枝花芒果种植面积为57万亩,产量23万吨,是农业中第一大产业。2017年,新发地销售的33万吨芒果中,攀枝花芒果约占30%。每年在外的芒果推销会,市领导会亲自出去站台。快手、抖音等APP上,也有粉丝过百万的攀枝花芒果销售农户。除芒果外,这里出产石榴、火龙果、牛油果、莲雾等水果。
尽管是在傍晚的江边,站在灰槽子芒果地上,仍能感受到一阵阵炙热。攀枝花地处攀西大裂谷,四川最南部,是典型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四川很少有这样的地方,没有盆地的常年阴云、“蜀犬吠日”,攀枝花是阳光高照的,每年日照时常达2700小时,降水量少。6月中旬,这里白天体感温度约40℃,地处亚热带,实则更像是热带。
“对面山上的草经常自燃。”站在能望见金沙江的观景台上,66岁的李德指着对岸邻县说。李德是仁和区大龙潭乡混撒拉村的老书记,90年代初种植芒果,是全市第一批种植户。混撒拉是一个彝族村,坐落在大山深处,距市区约一小时车程,90年代初一度是省级贫困村。这里几乎所有村民都种芒果,他们靠此脱贫致富,盖起洋楼。如今,全村种植面积近2万亩。与灰槽子刚种下的芒果苗不同,混撒拉的芒果树多有一人高,上万亩地绿油油地起伏一片,与对岸邻县的光秃荒山对比鲜明。
发表文章75篇 获得8个推荐 粉丝703人
不得拉稀摆带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