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何曾料到”与“未曾做到”

作者:读书

2019-06-20·阅读时长5分钟

970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753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戴建业

我的一生有点像坐过山车。

中学时期我最喜欢的是数学,在一九七三年那个特殊年代,我高中母校夫子河中学竟然举办了一次数学竞赛,我在这场两千多名高中同学参与的竞赛中进入了前三名。一个荒唐机缘让我尝到了“当诗人 ”的“甜头 ”,于是立下宏志要当一名诗人。一九七七年考上大学并如愿读中文系后,我才发现 “当诗人 ”的念头纯属头脑发昏,自己的志趣既不在当诗人,自己的才能也当不了诗人。转到数学系的希望落空后,只好硬着头皮读完了中文系,毕业前又因一时心血来潮,误打误撞考上了唐宋文学方向的研究生。何曾料到,一个中学时代的 “理科男”,如今却成了教古代文学的老先生,一辈子与古代诗歌有割不断的缘分。

从小我生性就调皮顽劣,说话总是口无遮拦,因“说话没个正经 ”没少挨父母打骂。先父尤其觉得男孩应当沉稳庄重,“正言厉色 ”是他长期给我和弟弟做的 “示范 ”表情,一见我嘻嘻哈哈地开玩笑就骂我 “轻佻 ”。何曾料到这种说话方式,后来被我的学生和网友热捧为 “幽默机智 ”。

我长期为不会讲普通话而苦恼,读大学和研究生时,我的方音一直是室友们的笑料,走上大学讲坛后因不会讲普通话,差点被校方转岗去 “搞行政 ”,何曾料到,如今 “戴建业口音 ”上了热搜榜,网上还不断出现 “戴建业口音 ”模仿秀。

一九八五年元月研究生毕业回到母校华中师范大学后,为了弄懂罗素的数理逻辑,我还去自学高等数学《集合论》。这本书让我彻底清醒,不是所有专业都能 “从头再来 ”,三十而后再去读数学已无可能。年龄越大就越是明白自己的本分,从此便不再想入非非,又重新回到读研究生时的那种生活状态:每天早晨不是背古诗文便是背英文,早餐后不是上课就是读书作文,有时也翻译一点英文小品,这二十多年时光我过得充实而又平静。近十几年来外面的风声雨声使我常怀愤愤,从二○一一年至二○一三年底,在三年时间里我写了四百多篇文化随笔和社会评论。澳门大学教授施议对和《文艺研究》主编方宁两位先生先后热心为我联系出版社。当年写这些杂文随笔,只想发一点牢骚,说几句真话,何曾料到,这些文章在海内外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影响,并在学术论文论著之外,出版了系列杂文随笔集。或许是命运的善意捉弄,或许是命运对我一向偏心,我的短处常常能 “转劣为优 ”,兴之所至又往往能 “歪打正着 ”,陷入困境更屡屡能 “遇难成祥 ”。大学毕业三十周年时,我没日没夜地写下两万多字的长篇纪念文章,标题就叫《碰巧———大学毕业三十周年随感》。的确,我的一生处处都像在 “碰巧 ”。也许是由于缺少人生的定力,我一生都在命运之舟上沉浮,从来都没有掌握过自己的命运,因而从不去做什么人生规划,觉得 “人生规划 ”就是 “人生鬼话 ”。

文章作者

读书

发表文章1317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20764人

人文精神 思想智慧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读书

D U S H U

428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