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列宾的另一支笔

作者:读书

2019-06-20·阅读时长10分钟

60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163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杨 鹏

女人们开始画十字,孩子们高兴地尖叫。加尔梅克人骑着野马,像离弦的箭一样疾驰而去,一会儿便无影无踪,只剩下尘柱还在空中。大约四个钟头以后,马儿拖着懒散的步子,摇摇晃晃地走着。加尔梅克人悠闲自在地骑在马背上,眯着只剩一条细缝的眼睛,让人觉得他在打盹儿。在旁边尖叫着观看驯服野马的一个小男孩,日后成为著名的画家。一八四四年出生的列宾,成长在今属乌克兰的顿涅茨河畔的草原上。中年成名之后,列宾陆续发表了一批回忆文章,在他去世七年之后的一九三七年,正式结集出版,成为一部洋洋洒洒的《列宾回忆录》。 

“有几位艺术评论家,称我为哥萨克,这在我真是不胜荣幸。我出身于乌克兰屯垦军营中的军屯户。说到出身低微,从军屯户往下数,恐怕只有农奴了。”列宾的祖母和妈妈照料家里开的小客栈,爸爸和叔叔每年从顿河草原上赶回许多野马,请来 “和马共有一个灵魂”的加尔梅克人将野马驯服之后出售。

列宾笔下的童年生活,就像是一组乌克兰的民间风情画。比如,建新房时对待木匠师傅要十分客气,“否则他们拿一副纸牌压在挂圣像的屋角下,结果闹起鬼来,逼得人只好放弃自己的新居 ”。新房子盖好,自家的人无论谁先进屋都会遭遇横祸。“于是请一位过路的行人,把一个装吃食的碗放进屋中央。然后把母猫放进去单独关在房子里。我们听见咪咪的叫声,好啦,晦气的事都归它承担了。”最后要满怀虔诚地把浸过十字架的河水,洒在所有房间的角落和家里每个人的后脑勺,然后 “才能在刷得雪白的房间的新地板上尽情奔跑 ”。

少年列宾的艺术启蒙,不像他的同龄人雷诺阿那样,能够经常去卢浮宫欣赏名画。“我们村的教堂,绘有富丽堂皇的湿壁画,都是从伊萨基辅大教堂(彼得堡)临摹下来的 ……我从小对教堂里的壁画着迷,妈妈曾不止一次数落我:‘哎,这么丢人,在教堂里我简直害臊死了。旁人都规规矩矩地站着,诚心祈祷。只有你像傻瓜般张开嘴巴,甚至拿屁股对着圣像,一个劲儿呆看四壁上的大图画。’”七八岁的小列宾,就开始画复活节的彩蛋拿到镇子上的店铺去卖。十五岁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圣像画师,教堂壁画的承包人 “从一两百俄里以外远道跋涉,来请我出外做活 ”。十九岁的列宾生平第一次坐火车,独自冒冒失失地来到帝都彼得堡求学。几个月后,他凭着超常的勤奋和天赋,获得进入美术学院的资格。

列宾花费了大量笔墨,描写他的第一幅杰作诞生的过程。整个夏天和几个同伴乘船沿着伏尔加河旅行,搜集素材的途中遭遇各种趣事和波折。草稿完成之后,美术学院副院长(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儿子)极为欣赏,对列宾大加鼓励并立刻订购。《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在一八七三年的维也纳世界博览会上轰动一时。几年之后,列宾仍被俄国的交通部长当着其他画家的面呵斥:“是什么魔鬼支使你画这幅荒唐的画?你准是波兰人吧?……应该多表现一点爱国心,不要把破烂的包脚布抖搂出来,送到万国博览会对欧洲宣扬。”

文章作者

读书

发表文章1317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20764人

人文精神 思想智慧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读书

D U S H U

4289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