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寻找齐长城

作者:驳静

2019-06-12·阅读时长10分钟

257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108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钉头崖这段长城,从这个角度去看,山脊上城墙的脉络还是挺清晰的


摄影/方铱霏

齐鲁之地

《诗经·鲁颂·閟宫》对山东境内三座山给予赞美。它说“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又说“徂莱之松”和“新甫之柏”,其中“徂莱”这个名字,第一次在史料中“拥有姓名”就是在《诗经》。

泰山和徂莱山是山东省境内海拔前两名得主,最高峰分别是1545米的玉皇山和1028米的太平顶。前者位列“五岳”,后者籍籍无名。今天作为著名旅游目的地的泰山,最被强调的打卡点也与封禅等密切相关。《史记·封禅书》将泰山的封禅祭祀活动追溯至黄帝时期,并在秦朝达到第一次巅峰,此后汉武、唐宗、宋祖等历代帝王都有登封告祭之举,这些活动无疑抬高了泰山的历史名望,加上泰山学派等文人活动的加持,山早已不是纯粹地理上的山,而是文化的圣地。

《诗经》当中,齐国和鲁国都有重要篇目,分别以“齐风”与“鲁颂”的名目出现。《齐风》讲齐地百姓的日常生活,《鲁颂》则主要赞美时任国君鲁僖公。当初鲁公伯禽受封时,鲁国还是周王封给侄子的大国,只不过到了东周时期逐渐式微,到了鲁僖公手里,作为侯国已居次等,辉煌不再。《鲁颂》共4篇,赞美的对象就是鲁僖公的各项政绩,例如“马政”,表扬鲁僖公将马养在远郊,不与农民争田。这个时期的鲁国,因为跟着齐桓公征伐淮夷,收回了几个从前丢掉的城池,稍微从颓势挽回一些声望,回来后趁热为女祖姜嫄修閟宫,在此献俘、祭庙,很明显,企图以这些礼仪活动向世人宣告,自己仍然是那个周朝礼教的正统传人。


位于济南市长清区的齐长城起始点


公元前1046年,商朝被周取代。周天子以泰山为界分国建邦,泰山以南为鲁(国都今曲阜),以北为齐(国都今临淄),泰山从一开始,就天然是齐鲁两国国界,也见证过这两个国家几百年间的战争与和平。在国力此消彼长又打得不亦乐乎的战国时期,两国互有攻伐,也有过和解,齐国曾经从鲁国国境长驱直入,当然也被他们撵回过老家。齐国长期处在地域上的强国位置,鲁国势弱,却也凭借“周礼保存最好的国家”而有一席之地,两国又一直是“世交”,联姻不断,这种相爱相杀又相互仰赖的关系,直到鲁灭于楚才终于停息。齐国面临的腥风血雨,也在秦统一六国后风息雨止。

在外来者眼里,“齐鲁”这一字眼在山东各地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行走此间,偶有感慨,山东似乎至今仍然活在齐鲁文化当中。翻开山东省地图,许多地名都能从春秋战国时期找到源头:肥城、历城、莱芜、淄川。这些地点由西向东,或高或低都有泰沂山脉贯穿,大大小小上百个山峦绵延不绝,沿着这些崇山峻岭,以及当时的济水,齐国曾修筑出900多公里的长城,它们当中有约625公里蜿蜒在泰沂山脉。

公元前441年,齐宣公在位的第15个年头,齐国开始修筑长城,之后200多年持续动工。考古学界将齐长城分为济水段和泰沂山段两个部分,按照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先秦考古学者张溯的论述,其中济水段以济南市平阴县东阿镇为起点,终于渤海,但由于黄河后来抢夺了济水河道入海,沿岸水利工程又历来受各个朝代重视,到了今天,周代的长城辨认起来难度非常高。相比而言,泰沂山段齐长城则有过数次调查与测绘,因此人们对此段长城认识得也比较全面。

在位于济南的该考古研究院中,张溯给我们展示一张他绘制的齐长城走势图,可以明显地看到,泰沂山段起点基本与济水段一致,都在平阴县附近。此后沿泰沂山脉一路向东,横跨张夏谷地,经过我们到过的钉头崖后,以山险代城,之后又出现在历城、岱岳、章丘、莱芜、博山等地,东至胶南、黄岛,最终入海。

文章作者

驳静

发表文章215篇 获得5个推荐 粉丝1126人

j'écris, la nuit tombe, et les gens vont dîner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诗意中国

寻访《诗经》的山、水、植物

846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