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晓军
2019-06-12·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23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6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并签署中俄《联合声明》
当地时间6月7日上午11时45分左右,美、俄军舰在菲律宾海域发生一次相互指责对方“危险接近”的事件。看到这则消息后,我不禁想到了6月1日美代理防长沙纳汉签发的“印-太战略”报告中对俄罗斯海军加强了在太平洋部署的描述,还想到了6月5日和6日中、俄发表了两份“联合声明”的相关内容。于是就确定了这期专栏的题目。
先说6月1日沙纳汉签发的美国防部的“印-太战略”报告。“报告”中除了将中国定义为“修正主义大国”外,还将俄罗斯定义为“一个复苏的攻击性角色”。“报告”针对中国称:随着中国的经济、军事优势不断发展,短期将寻求“印-太地区”霸权,长期将谋求全球的领先地位。而针对俄罗斯,“报告”中则称:俄罗斯在整个(“印-太”)地区的行动和参与,与其全球影响力是一致的。这些活动旨在促进莫斯科的战略利益,同时削弱美国领导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毫无疑问,从“报告”对中国和俄罗斯在“印-太地区”的定位和行为预期的描述上看,美国防部是要在该地区加大资源的注入,以遏制中、俄两国在该地区已经发挥或即将发挥的作用。
再说中、俄领导人6月5日签署的《中俄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值得注意的是,在“联合声明”中的“国际协作”一节里,中、俄双方除了强调了“本着多边主义理念,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外,还具体阐述了双方在处理包括朝核问题、叙利亚问题、伊核问题、阿富汗问题、委内瑞拉问题、非洲事务和巴勒斯坦问题等在内的热点问题上的立场和原则。很显然,中、俄双方是要通过对处理这些热点问题的具体立场和原则的阐述,回应沙纳汉在“报告”里对中、俄两国在“印-太地区”作用的“抹黑”,同时也向“印-太地区”国家描绘了一种更长远的愿景。而这个“愿景”,无疑要比沙纳汉在“报告”中提到的那个所谓的“共同愿景”更现实,也更符合世界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也许就是中、俄双方决定在这次“联合声明”中冠以“新时代”的依据吧。
发表文章224篇 获得6个推荐 粉丝547人
著名军事评论家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