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乐
2019-06-06·阅读时长7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790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张磊
在不少爱乐者的心中,冰岛这个国家光是名字就惹人万千遐想。北边紧贴北极圈的位置、漫长的冬季、大面积的冰川、干净的空气,都让冰岛“冰”清玉洁的一面深入人心。而处于欧洲最西端、远离喧嚣、独享孤寂、甚至有一种出尘脱俗、与世隔绝、“世界尽头”般的“岛”屿气质,也让它显得更为神秘,也更为迷人。这样的环境、这样的风景自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民的性格。而对于敏感的音乐家来说,这往往也会成为涌动在他/她们创作过程中的某种重要的“暗流”,在其音乐作品中以或隐或显的方式加以呈现。
作为近年来在国际乐坛上最炙手可热的冰岛女作曲家安娜·索弗斯塔提亚(Anna Thorvaldsdottir,1977- ),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冰岛当代古典音乐的重要“符号”之一。2017年,美国《华盛顿邮报》首席乐评人安妮·米盖特撰文,专门向爱乐者们介绍古典音乐界的三十五位顶尖女性作曲家。其中,安娜作为冰岛的唯一代表,与古拜杜丽娜、萨利亚霍、陈银淑等人赫然在列。事实上,在她的作品中,确实可以听出冰岛独特的“风土”与“人情”。当然,正如所有好的作曲家一样,只有当以个体经验为基础的“私人叙事”与以群体抽象为基础的“宏大叙事”形成某种动态的张力之时,这种“风土”与“人情”味才会表现得更为感人,也更为真实。换句话说,安娜之所以是冰岛的符号,正在于这是贴了“安娜”本人标签的“冰岛”,是安娜式、安娜化的冰岛。而且,安娜式、安娜化的冰岛还有一个比较值得关注的特点,那就是这“岛”的“复数性”。不论她为大型管弦乐团所作的交响作品,还是为独奏乐器所作的室内乐作品,都各有岛风,形成一个巨大的“岛屿群”。
发表文章834篇 获得11个推荐 粉丝18388人
三联书店《爱乐》杂志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