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乐
2019-06-06·阅读时长10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173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张可驹
我差不多是钢琴家博列特的铁杆粉。前段时间,将他在RCA等公司的中期录音套装翻出来重听,得到不少先前没有的收获。大受感动之余,自己也顺着余兴取出其他录音继续欣赏。其后几天内,又听了两位俄国学派大师,索科洛夫与小涅高兹(Stanislav Neuhaus)的唱片,发现三人真是构成奇妙的对应。他们可说是完全不同类型的钢琴家,而将三种演奏艺术放在一起来欣赏,深感其从不同方面揭示了钢琴演奏风格之妙,谁也不为谁所压倒。演奏进一步吸引我之处在于,看似不相干的三位大师,先后聆听却呈现出一种微妙的历史感。
无论自己聆听唱片,还是同别人谈论某次演出,“老派风格”是我们常常会想到的一个概念。“此人的演奏颇具老派风格”或“那人的演奏很精彩,然而整体的思路已站在老派风格的反面”,诸如此类。那么,究竟怎样的演奏可被称为“老派风格”的演奏?仔细想想,这个问题还真是不好回答。当这样的演奏出现时,对于昔日大师们的演绎比较熟悉的乐迷自然就会意识到。如果要给出一个明确的界定,未免还是比较困难的。至少,并非这篇小文力求探讨的方向。仅通过博列特、索科洛夫与小涅高兹的演奏,我们还是能辩证地看到“超技演奏”与“老派风格”之间的某些关联。
发表文章834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18388人
三联书店《爱乐》杂志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