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九
2017-11-22·阅读时长8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239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可转债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其“零成本”的申购方式,再加上上市之后20%以上的收益,使得申购可转债几乎成为一种无风险投资,尤其是对于没有资金优势的中小散户而言,可转债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投资途径。
可转债在中国股市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投资品种,在A股市场,最近几年可转债的品种逐年萎缩所剩无几,几乎已经快成为一个即将消失的品种。但是今年9月份,证监会修改了《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大幅降低了可转债的投资门槛,可转债开始从过去主要以机构为主的市场,迎来了更多的中小散户。
证监会的新规主要是将可转债的资金申购方式改为信用申购,参与网上申购的投资者申购时无须预缴申购资金,待确认获得配售后,再按实际获配金额缴款,参与网下申购的投资者申购时无须预缴申购资金。
在目前新股申购的规则下,投资者参与网上申购需要一定的股票市值,股票市值越多,中签新股的概率越大,这种市值申购的规则使得中小散户分享新股红利的机会相对较小,很多散户可能一年也中不了一签新股。但是可转债的信用申购规则,使得每个投资者都可以顶格申购,既不需要投资者账户上有股票市值,也不需要投资者有现金,只要有一个投资账户就可以,这就使得中小散户和大资金处在完全平等的地位上。
可转债从资金申购转为信用申购,使得这种几乎已经快消失的品种突然一夜之间爆红,在为投资者提供了一条投资途径的同时,也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丰富的融资渠道。去年全年仅有十多家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融资规模大约200多亿元,而今年截至11月中旬,拟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超过120家,融资规模接近3000亿元,可转债发行开始呈现井喷之势。对上市公司而言,如果具备条件,也乐于采用可转债这种融资模式。今年上半年以来,证监会缩紧上市公司定增等融资方式,同时对大股东减持做出了更严格的规定,比如设定18个月的时间间隔、限定再融资发行股份数量不得超过总股本的20%、明确定价基准日为非公开发行期的首日等等。相比之下,可转债这种模式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表面上看是一种债券融资,需要承担一定的利息成本,但是可转债的利息成本一般很低,可转债的存续期一般只有6年,到期之后,这部分债券将转为股权,上市公司将不再承担利息支出,从长期来看,可转债其实是一种股权融资模式。更重要的是,对大股东而言,可转债的减持并没有定增那么严格,对大股东也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套现机会,比如雨虹转债和林洋转债,上市后几个交易日,大股东很快就大幅减持套现。
发表文章41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3699人
在嘈杂的时代独立思考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