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读书
2019-05-23·阅读时长1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538个字,产生1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盛洪
当人们谈论生命或智慧生物起源时,总会惊叹于其实现的概率极低,于是有人就借此证明,如果没有一个有超级智慧的有意设计,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这种假设的含义是,超级智慧可以进行理性设计,其成功率比大自然随机的选择要高得多。其实,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观念。实际情形可能正好相反。
我们首先要假定,这个超级智慧并不是一个超理性的神秘存在,而只是具有更高的理性,但一开始并不知道创造生命或智慧生物的结构和参数,他要经过对可以构成生命或智慧的知识进行探索,才能进行设计和创造。我们已经知道,这种生命形态的成功概率非常之小,比如只有一百万亿分之一。这个超级智慧怎么发现这个这么小概率的知识呢?一种方法是随机地试验,直到碰到那个对的知识。还有一种方法是先构想一个生命形态的结构,然后按照这种构想设计一种筛选程序,在这一百万亿种可能性中筛选,先筛掉9999/10000,于是就剩下一百亿种,再在这里边随机选择。这两种方法哪种更有效率呢?
初看起来,后一种方法似乎更有效。假如真知识就藏在经程序筛选过的一百亿种可能性中,即使对选中的一百亿种可能性再进行随机选择或顺序选择,也是对一百万亿种可能性进行完全随机选择的效率的一万倍。然而,如果真知识并没有藏在这一百亿种可能性中间,而且人们相信这个筛选程序是对的,那么他们永远失去了找到真知识的机会。而如果人们再设计一个筛选程序,在上一次筛选过的可能性之外进行选择,在原则上,这就与全面的随机选择没有区别了。而对一百万亿种可能性进行随机选择的方法,也许会比上一种方法幸运时要慢一万倍,但它绝不会失去找到真知识的机会。如此看来,随机选择比“理性”选择更有效。
发表文章1317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20772人
人文精神 思想智慧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