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在俄罗斯的博物馆讲故事

作者:博客天下

2019-05-09·阅读时长3分钟

43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588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许崧,专栏作家,广告人,一个好奇心过重的旅行者,一个把写字当成手艺、把自己当成手艺人的混混。 著有《不去吃会死》《美国走着瞧》等


这个寒假,我们和三家大理邻居一起进行了一次叫做“看看寒冷能有多刺激”的主题旅行。由圣彼得堡而北极圈的摩尔曼斯克,再经由莫斯科回国。这次有三周时间,走的地方也不多,我能以喜欢的方式和节奏慢慢认识陌生的城市,很高兴。

冬宫现在是座博物馆,藏品丰富,我们分两次去参观,两次都耗时漫长。我之前还很期待跟女儿一起好好分享这座珍藏着文明的宝库,结果走进博物馆还没多久,她和两位邻居的小男生就全都没了耐心,好不容易挨到出馆,纷纷表达了对博物馆的仇视。第二次再进冬宫是歇了几天以后,他们元气稍有恢复,连哄带骗之下又顺从了大人们的兴趣,给面子才去的。

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兴起时,旅行对大众来说还遥不可及,“去远方”是只有特权阶层才能负担得起的事。那时又恰逢大航海促成地理大发现,西方殖民者热情高涨地到处搜刮珍禽异兽珍宝文物,然后兴高采烈地把别人家的财产当作战利品拖回本国去。两相结合,博物馆就成了在家门口可以参观的远方。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博物馆会在周日下午开放给大众阶层,以便让他们有机会“自我提升”。博物馆具有教育功能,是一开始大家就意识到了的事。因为有这点认知,对于孩子们在博物馆里的不耐烦,我很有点“你们怎么不肯好好受教育”的疑惑,差点就要质问他们“知不知道春节的机票有多贵”。

之后我又哄着他们跟我去了圣彼得堡军事博物馆。这次他们开心了。在冰天雪地的军博门外,停放着一整排的二战时期各型火炮,他们可以尽情地爬上爬下。武器是机械中最具备钢铁和威猛属性的,是我从小就喜欢的东西。没想到他们也是,我女儿也是。在他们眼中那些都是大玩具,邪恶正义这些后天被赋予的色彩在他们这个十岁上下的年纪还没起作用。

文章作者

博客天下

发表文章568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2417人

博闻雅识,非凡之客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