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博客天下
2019-05-09·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531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2019年2月24日,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辞世,享年86岁。“李学勤先生的去世,是清华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学术界的重大损失。”当日上午,清华大学发布消息,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李学勤先生。这位集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古文献学家于一身的“百科全书式”学者,用自己60多年的兴趣、执着和好奇心,穿梭在历史的迷雾中,奋力找寻着中华文明隐藏其中的每一点痕迹。
19岁踏入甲骨文研究领域
1933年,李学勤出生于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青年时藏书之多就超过了一般的大学教授。在多年后的采访中,回忆起年少的求学经历,李学勤还是会感到命运的有趣,那时他更偏好自然科学,初中毕业后还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过北平国立高等工业学校电机系,阴差阳错地,他没有去,从而与“读电机系—留苏—当厂长”这条人生轨迹擦肩而过,“你看人生就差这一点,现在想想都觉得挺奇怪的。”
高中时,他读到商务出版的金岳霖的《逻辑》,对其中“介绍-逻辑系统”的部分非常感兴趣。
他曾说:“我在小孩的时候,就非常喜欢看不懂的东西,一看是不认识的,恰恰是我最喜欢的,特别是符号性的东西。我的数学学得还可以,但是我不想去学数学。”后来他看金岳霖的《逻辑》,读到介绍数理逻辑的那一章,“打开一看,全是我不认识的符号,我的兴趣立刻就来了。”
1951年,他考入清华哲学系金岳霖先生门下。然而当时数理逻辑和分析逻辑是混合的,他发现实际与他所想的有出入,把兴趣更多转入高中时就已有初步了解的甲骨文上,自发整理拼缀《殷虚文字乙编》里破碎分散的甲骨,一年后,他因此被陈梦家推举至中科院考古所整理甲骨,自此,他的学术生涯正式开始。
发表文章568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2417人
博闻雅识,非凡之客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