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乐
2019-05-09·阅读时长1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087个字,产生9条评论
(文 / 张可驹)
欣赏许多版本的《第五交响曲》实在是莫大的享受,施纳贝尔为我们总结出了此类作品能够产生如此持久的吸引力的原因——它们“比任何可能达到的演奏效果都要好”。
发表文章83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8378人
三联书店《爱乐》杂志
474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GloriousV划线
04-01 14:02
第一次听到时的感觉就像听海菲茨演奏某些作品,可以说是难以置信。莱纳、塞尔和卡拉扬也是乐队训练大师,但他们的乐队就未必能做到这样的整齐,更别说在这种间不容发的速度下如此平稳的演奏,后世之人中或许只有穆拉文斯基指挥的列宁格勒爱乐乐团能勉强与之相比。
托斯卡尼尼的速度是出了名的快,但快的同时始终能够做到最大程度的清晰。行板异常流畅,同时体现出了优美的歌唱性(这是托斯卡尼尼的标志)。
04-01 14:01
以1952年指挥NBC交响乐团的《第五交响曲》为例,第一乐章在密不透风的强劲音响中迅猛地发展,与富特文格勒有时阻力重重的处理相反,托斯卡尼尼的演绎如同快刀切豆腐。
04-01 13:57
每次听这个版本的末乐章时我的感觉就像看到米开朗琪罗《创世纪》中的《创造日月》,深深感受到这些艺术创造所体现出的净化般的力量已经超越了人类感官所能承受的极限。富特文格勒在第四乐章中的表现不仅取得了感官净化的效果,也实现了一次精神上的自我救赎,在尾声登峰造极的处理(难以置信的加速)之中,我们仿佛听见喜悦的狂呼“神啊,我总算到达了彼岸”。
04-01 13:53
欣赏富特文格勒战时演出的《第五交响曲》永远是一种激动人心的体验。这场演出最大的特点就是那种或许只有富特文格勒才能体现出的感官净化的效果,它使听者暂时远离自己所处的世界,与大师和乐队一起进入自由艺术的王国。
04-01 13:49
大师在完美展现音乐的结构与线条的同时,源源不断地注入自己强烈的激情,从而取得一种非常真实的效果,音乐的真实。
04-01 13:18
富特文格勒的艺术与托斯卡尼尼的风格通常被认为是对立的两极,但他们至少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两位大师都能通过自身非凡的艺术感染力激发出乐队演奏的最高水平。
04-01 13:17
无论托斯卡尼尼对于作品的忠实到达了何种程度,他的录音都不会显得缺乏个性,因为托翁有着所有指挥家中最为鲜明的个人气质。
03-31 22:37
它的动人之处在于一种卡拉扬所独有的严谨可靠的风格,指挥家以典范性的手法诠释了这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