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世界博物馆日 |  色铅笔的博物馆之旅

作者:端午

2019-05-16·阅读时长13分钟

175人看过

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为此,端午精心准备了一次博物馆之旅。


路线中安排的博物馆中,都有端午感兴趣的收藏,端午做了很多功课,查阅了很多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又衍生出很多的历史、地理、人文、传说中的故事,常常是查着查着就查跑题儿啦!哈哈,这真的是一次收获颇丰的旅程呀!


大画家陈丹青说过,他没有上过高中、大学,博物馆就是他的大学。现在,跟着端午的路线,从北京出发,看一看人人都可以去上的艺术大学,开启一次博物馆奇妙之旅吧!


第一站:苏州博物馆



苏博的名气很大,首先它的新馆建筑相当有名,它是世界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在他的祖籍苏州所设计的封山之作。粉墙黛瓦,几何造型与禅意的完美结合,让这座博物馆堪与苏州园林相媲美。



苏州地处历史上著名的吴越宝地,馆藏自然是以神秘的姑苏文化为主线,其中镇馆之宝:“吴王夫差青铜剑”,让人瞬间回到吴越争霸的春秋大地。




(苏博镇馆之宝:吴王夫差青铜剑)


此剑通长58.3厘米,身宽5厘米,剑身有一层蓝色薄锈,刃锋极其锋利,剑身铸有铭文:“攻吴王夫差自作其元用”。


其剑柄装饰有抽象兽面纹,似雄狮、似猛虎、似麒麟、似蛟龙,似天兽隐隐若现。




(夫差剑剑柄兽首纹)


苏博根据剑柄花纹设计了一款古法琉璃挂件,名曰:惊鸿。



这一款“惊鸿”:其质,晶莹剔透;其色,采用独特的“青”色,是中国古代矿石颜料中最重要的一种,色艳而不易泯灭;其气息,来自2500年前的春秋古战场,惊鸿剑影,英雄依在!




(端午作品《惊鸿》:施德楼125水溶,用时8小时)


苏博还拥有“苏州三绝”之一:450年前的一棵紫藤,它是明代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吴门四家”之一的文徵[zhēng]明亲手种植,如今老藤盘根交错,枝繁叶茂,花开花落,依然繁盛。




(明代书画文学家文徵明手植紫藤)


古老的植物,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者,无言的诉说着传说中才子的故事,也许当年的四大才子就是在这棵紫藤架下吟诗作画。




(端午团扇作品《文藤》:施德楼125水溶/辉柏嘉红盒水溶,用时10小时)


第二站:三鹰市立动画美术馆



三鹰市立动画美术馆,也称之为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



这里的一切馆藏都是宫崎骏创造的童话,它不输任何著名博物馆,是众多的动漫迷和非动漫迷们的想往之地,许多国家的政要也不甘寂寞前往参观。




(端午的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模型)


生活在宫崎爷爷的温暖童话中,是每一个孩子,还有每一个已经长大的孩子永远的梦想。




(端午作品《窗外的街雨》:施德楼156水溶,用时3小时)


第三站:美国加州保罗盖蒂美术馆



从洛杉矶驱车往西,绵延不断的山脉上矗立着于1997年落成现如今闻名遐尔的盖蒂中心(Getty Center)。它得益于石油大亨保罗盖蒂对艺术的无限热爱而建成,其中的保罗盖蒂美术馆内皆为盖蒂先生的私人收藏,包含着许多大师的作品,其中收藏着梵高的著名油画《鸢尾花》。




(鸢尾花 · 梵高 · 1889)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去世百余年后,作品被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收藏。后面的旅程中,还会在其它国家看到梵高的画作。


《鸢尾花》创作于梵高去世的前一年,当时梵高已经住进了法国圣雷米的一间精神病院。画面上深浅斑驳的蓝色叶子和花朵迷一样的缠绕在一起,近处是热烈的赤土,远处是隐约的万寿菊,非常特别的是左侧那一大朵白色的鸢尾花,不知为何,只有这一朵是白色的呢?




(端午作品《鸢尾花》:酷喜乐无木油性,用时20小时)


另外,参观盖蒂中心是完全免费的。这是真的。


第四站:纽约现代艺术馆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坐落在纽约市曼哈顿城中。1929年,包括大名鼎鼎的洛克菲勒家族在内的3位创始人创建了这座博物馆,如今,它已成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现代艺术收藏地之一,藏品15余万件。大卫·洛克菲勒长期对MoMA进行支持并捐献了大量藏品。


在这里,收藏着一幅地球人都~知道的油画:梵高的《星空》。




(星空 · 梵高 · 1889)


这幅画同样是梵高去世前一年在法国圣雷米画成,夸张的描绘了充满运动和变化的星际,画面上的星空象是被一股巨大蓝色激流涌动而来,连同近处村落旁如火炬一般的树影,好像是寂静夏夜里蕴藏的巨大能量即将喷发。




(端午作品《仰望星空》:施德楼145油性/三菱772 PRUSSIAN BLUE,用时10小时)


第五站: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成立于1753年,是世界上首家国立公共博物馆,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博物馆,藏品800多万件。它与法国卢浮宫、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并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


由于空间的限制,大英博物馆有99%的藏品未能公开展出。今天端午要关注的,是日本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享誉世界的名画《神奈川冲浪里》。




( 神奈川冲浪里· 葛饰北斋· 19世纪前期)


葛饰北斋(1760-1849),日本浮世绘的主要代表画家,代表作《富岳三十六景》是所有描绘富士山作品中当之无愧的翘楚,享有浮世绘最高杰作的美誉。


画面上巨浪滔天,令人目眩,远处的富士山依稀可见,船工们被巨浪卷入波涛的谷底,人和自然,在博弈中共生。


36幅描绘富士山的画中,这幅《神奈川冲浪里》与另外两幅《凯风快晴》及《山下白雨》并称为三大传世名作。画家对富士山的爱与忧,征服了全世界。



据说梵高深受浮世绘的影响,总会有人把梵高的《星空》和北斋先生的《神奈川冲浪里》这幅画的构图做对比,星河与海浪的涌动完美合璧。



浮世绘作品是木版画,这幅画当年印制了数千枚,现留存于世的有数百枚,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国家图书馆、东京国立博物馆都有收藏。这次的旅程中,在大英博物馆欣赏这幅画,更加显得灿烂的东方文化在这个古老的西方帝国熠熠生辉。



(端午团扇作品《浪里》:酷喜乐无木水溶/施德楼156水溶,用时8小时)


时间可以检验一切真理,100多年过去了,北斋先生的“富岳三十六景”仍是广受世界人民喜爱的作品。去年春夏优衣库品牌推出的“北斋蓝”系列T衫,在其官方旗舰店刚一上架就被抢拍一空。端午也抢了,手慢无。


第六站:法国巴黎市政厅



巴黎市政府大楼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北岸,最初于1533年动工,耗费了近百年后才最后建成,曾几度是法国重要的政治活动的中心地点。


市政厅就是法国的历史书。1871年巴黎公社时期它被焚之一炬,1882年开始重建,基本保持了文艺复兴时期风格,大楼有许多楼台式结构,墙上有136尊雕像,都是法国的历代名人,见证着法国动荡的历史。



就在这样一座充满历史沧桑的大楼前,1950年,上演了全世界最浪漫的一幕。


法国摄影师罗伯特·杜瓦诺被一对风情无限的恋人打动,拍摄了著名的照片《市政厅之吻》。1986年,照片被制作成了海报发行,成为上一世纪最流行的影像。任何恋爱中的情侣们,都恨不得影像中的人就是自己吧。




( 市政厅之吻 ·罗伯特 杜瓦诺 · 1950)


有些建筑被人们铭记,并不一定是因为建筑本身,而是和这座建筑有关的故事让它成为永不磨灭的记忆。




(端午作品《世纪之吻》:施德楼125水溶,用时10小时)


第七站:德国慕尼黑美术博物馆



慕尼黑美术博物馆由古绘画陈列馆、新绘画陈列馆和现代绘画陈列馆三个部分共同组成。其中的现代绘画馆(Pinakothek der Moderne)很有名,是德国最大的现代美术馆。


而古绘画馆(Alte Pinakothek)和新绘画馆(Neue Pinakothek)的馆藏并不是很多,最初只是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为自己的藏品建立的私人画廊,这个名字有点儿陌生的人其实就是著名的茜茜公主的亲舅舅。



路德维希一世是一位酷爱艺术的国王,后将自己的画廊建成艺术馆。新绘画馆的闪光之处是集中了很多绘画大师莫奈、梵高、高更的大作。馆内有一幅梵高的传世名作:《花瓶中的十二朵向日葵》。




(花瓶中的十二朵向日葵 · 梵高 · 1888)


梵高最为独特的作品就是向日葵,共创作了11幅,其中有3幅是他临摹自己之前画的两幅“花瓶中的向日葵”。




(向日葵 · 梵高 · 1887-1888)




(梵高1889年临摹的向日葵)


据说后临摹的3幅一度被误认为是赝品,但最终证实它们的确出自梵高之手,这3幅向日葵的色彩更加强烈,成为梵高最后的热情绝唱。为什么梵高要临摹自己的画呢?除了梵高,谁也不会知道真正的谜底。


《向日葵》是在阳光明媚的法国南部阿尔勒创作而成,热烈而奔放,真实而不附加任何修饰,充满了夏日的炎炎烈火和焦灼的太阳照射下旺盛的生命力。


11幅向日葵中,其中有一幅被一位日本收藏家购买后在运回日本的途中毁于二战的战火,猜猜是哪一幅呢?为此,名侦探柯南曾经出手过喔!



其它的10幅分别收藏于日本、英国、德国、美国以及荷兰的博物馆,另有一幅为私人收藏。回眸一瞬间,时光已百年,梵高已成为世界的梵高。





(端午团扇作品《12朵向日葵》:2017,施德楼125水溶,用时15小时)


团扇的正面画有十一朵向日葵,另有一朵画在背面,留一个小小的秘密。


第八站: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



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Van Gogh Museum),建于1973年,收藏有世界上绝大部分梵高的画作,以及梵高几乎全部的书信,所藏梵高作品堪称世界之最。因为,这里是梵高的故乡。




(春日杯中杏花开 · 梵高 · 1888)


《春日杯中杏花开》这幅画创作于1888年3月初的料峭早春,画面上黄灰调子看上去十分安静,只有一支含苞待放的杏花插在清水之中,但背景中为什么有一道神秘的红线呢?


那一年初春,梵高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说“现在这里天气如此寒冷,郊野还下着雪,尽管如此,仍然完成了两幅小的杏枝习作”。这幅画正是习作中的一幅。




(端午团扇作品《杏花》:酷喜乐无木水溶/辉柏嘉红盒水溶,用时1小时)


杯中的杏花仅仅盛开了两年之后,1890年,梵高留下了他最后几幅作品,举枪自尽,时年37岁。《盛开的杏花》就是梵高最后一年的作品之一。




(盛开的杏花 · 梵高 · 1890)


这幅画是梵高送给他最亲爱的弟弟提奥的儿子小文森特的诞生礼。画面上青色天空的背景中,开着数枝白色的杏花,这是春天里开的最早的花,在早春的清朗天空下无声的绽放。




(端午团扇作品《杏花》:酷喜乐无木水溶/辉柏嘉红盒水溶/施德楼125水溶,用时30小时)


第九站:克罗勒-穆勒博物馆



从阿姆斯特丹市往东80公里,是荷兰奥特罗·霍格菲勒国家公园。在这里,坐落着一座非常值得一去的克罗勒-穆勒博物馆(Kroeller - Mueller Museum)。


这里曾是克罗勒和穆勒家族的私人庄园,克罗勒夫人爱好艺术,后将私人收藏的美术作品捐献给国家,在政府的帮助下修建了这座博物馆。博物馆于1938年建成,第一任馆长即克罗勒夫人(穆勒女士)。


穆勒博物馆收藏有许多大师的作品,其中梵高的作品多达270多件,仅次于梵高博物馆。在这里的夜空下,闪耀着那间全世界最著名的咖啡座:《露天咖啡座》。




(露天咖啡座 · 梵高 · 1888)


这幅画创作于法国南部小镇阿尔勒。画面上的夜空在横纵交错的蓝色幕布上闪耀着繁星,衬托着漆黑的屋顶轮廓,而煤气灯的橘黄色光芒点亮了黑夜下的咖啡座,深夜不归的客人们在暖光下显出各种困倦的姿态,栩栩如生,仿佛就发生在不远的街边。


这是端午最喜欢的一幅画。端午常常梦想不远处坐落着这样的一间咖啡座,夜空无比清澈,温柔的晚风中飘散着咖啡的浓香,喝咖啡的人和不多的路人都享受着这静静的夜晚,没有人喧哗,只有咖啡杯碟清脆的碰撞声。




(端午作品《露天咖啡座》:酷喜乐无木油性,用时18小时)


第十站: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次的博物馆之旅已经绕了地球一大圈,当然不会忘记我们身边最著名的博物馆:与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相比肩的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博物院。


故宫从明成祖1406年开始建设,明清两代不断的修缮重建。1988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现如今,它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馆藏文物总数达到近200万件,涵盖了几乎整个古代中国文明发展史,以及所有文物门类。


端午独爱的,是一例人见人服清凉无双的诗帖:《夏日》。




(夏日诗帖 · 宋徽宗 · 北宋政和年)


此贴为北宋最后一个皇帝宋徽宗赵佶[jí]手书纸本。宋徽宗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笔势遒劲,伟岸开张。“夏日”诗帖即为瘦金体的代表之作。


宋徽宗在位25年,独善书画。我们从小就在课本里知道的《清明上河图》,以及2017年在故宫午门雁翅楼火爆展出过的——18岁的天才王希孟所作青绿山水长卷《千里江山图》,皆诞生在宋徽宗开创的绘画黄金时代。


一代奇才皇帝,只爱书画不爱为君,使得北宋滑向崩溃的深渊。后北宋灭亡,宋徽宗被金人俘虏,惨死在异国他乡,时年54岁。


看到如此美妙绝伦的诗帖,感叹不已,历史的字典上没有“如果”二字,能写出“夏日”诗帖上每一个字的,四海列国、千秋万载,仅有一人。


清和节后绿枝稠,寂寞黄梅雨乍收。

畏日正长凝碧汉,薰风微度到丹楼。

池荷成盖闲相倚,迳草铺裀色更柔。

永昼摇纨避繁溽,杯盘时欲对清流。




(端午团扇作品《夏日》:三菱勾线笔/施德楼125水溶,用时4小时)


除了不计其数的馆藏,故宫的建筑本身就是最大的文物。它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九龙壁是影壁的一种,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故宫九龙壁位于宁寿宫皇极门外,是一座背倚宫墙而建的单面琉璃影壁。


这座九龙壁建于乾隆年间,传说乾隆帝对北海的九龙壁非常喜爱,所以在紫禁城里建了一座比北海九龙壁规模小一些的单面影壁。它青壁黄瓦,衬托着红色的宫墙,更加显现出皇家的威严。直至今日,民间还流传着很多和这座影壁有关的蹊跷故事。




(故宫九龙壁正黄龙)


壁面上9条蟠龙位于崖石海水之间,左右两侧各有白龙、蓝龙、黄龙、紫龙各一条,犹如破壁而出,活灵活现。最具威武气势的是居中的黄色正龙,前爪环抱,后爪分水,龙身环曲,将火焰宝珠托于头下,瞠目张颔,威风凛凛,气势逼人。




(端午作品《画端午》:施德楼156水溶,用时7小时)


在故宫大殿小殿的屋脊之上,蹲着一排排琉璃小兽。



它们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屋脊上所安放的脊兽,最早起源于汉代。它们不仅非常美观,同时在结构上稳固了屋脊。


小兽的顺序和个数是有严格规定的,排在最前面的领队是 “骑凤仙人”,后面依次跟着10个小兽:


一龙二凤三狮子;

天马海马六狻猊[suānní];

狎鱼[xiáyú]獬豸[xièzhì]九斗牛[dǒuniú];

最后行什[hángshí]象只猴。


小兽们各有各的寓意,按照建筑级别的等级依次从后面递减,只有等级最高的故宫太和殿上有十只小兽,其它的建筑递减为9、7、5、3、1不等,均为奇数。也就是说,排在最末的老十只有在太和殿上才能见到它的身影,它才是真正的世界级稀有动物!




(端午作品《都市守望者》:酷喜乐无木水溶,用时9小时)


故宫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个玲珑奇巧的精美建筑。



角楼的结构纵横交叉,多角交错,层层叠叠共计有28个翼角,据说屋顶上有九条主要屋脊,古代称做“九脊殿”。


但其实角楼并不是真正的楼,如果能进入角楼的里面观看,就会发现楼内没有一根落地的柱子,更没有楼梯、楼层。它是精美的建筑装饰,又是绝伦的艺术珍宝,它令人惊叹的完美,让它当之无愧的成为故宫这座巨大宫殿的标志。


可惜端午并没有机会与角楼零距离接触,只是在高高的故宫城墙外,隔着护城河,静静的与它对望。雪后的角楼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从大明永乐年开始,560年间,角楼无声的望着脚下匆匆路过的行人,来来往往,去去留留。




(端午作品《沁园春 · 雪》:施德楼125水溶,用时8小时)


最后一站:端午的世界艺术馆


本次旅程就要结束了,最后端午声明一下,文中对几幅绘画和艺术品的描述,并非完全来自专家评论,也有很多是端午以一个普通人的眼睛所看到的色彩影像。



路线中的10个博物馆中,除了故宫博物院以外,其它的博物馆端午并没有亲自去过,为了尽量准确的了解它们,在编辑本文的过程中,端午也浏览了一些博物馆的官方网站。2019年博物馆日的主题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散布在各个城市里的博物馆给我们普通人提供了一个平台,人人都可以平等的参观博物馆的藏品,参与博物馆的活动。网络扩大了视野,使窥探一切皆为可能。爱上一幅画或是一个艺术品、一座建筑,不一定是因为历史对它的评价,而是它在漫漫的时间中走过的岁月,带给看见它的人感官或内心触动的感受。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露天咖啡座。


本文中的大部分文字是端午在上下班的地铁上编辑完成,地铁车厢内“哐啷哐啷”行驶的声音,以及车窗外进出站忽明忽暗的光影变换,让人感到仿佛置身在一站接着一站的旅程中。坐地日行八万里,即使在一个城市里原地不动,人生也同样是一场未知而奇妙的旅行。


本次旅程结束。闭馆。



关于作者:

端午:爱专业,爱工作,不忘初心,力争做一名汽车发动机专业画画最好的会计!

文章作者

端午

发表文章5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4人

因美好而遇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