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敢
2019-04-20·阅读时长11分钟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张敢,欢迎和我一起走进文艺复兴时代。上一节我们给大家讲了莱昂纳多·达·芬奇。其实莱昂纳多·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通过他,我们应该知道,文艺复兴已经过去数百年了,那为什么今天我们还要去关注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当然,文艺复兴的遗产是非常丰富的,我们只从艺术的角度去谈,比如说文艺复兴给我们留下了对美的追求。在过去的中世纪,评价艺术的标准应该可能是真和善,它更多的是在表现宗教的主题。到文艺复兴时期,美成了衡量艺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而这些也为我们奠定了西方艺术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实际上也影响着我们今天对艺术的基本判断。
再有,在文艺复兴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思想实际上体现在它对古典文化的喜爱,特别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喜爱。人文主义思想当然是以人为核心的,这实际上是对中世纪思想的一种反叛。中世纪把神奉为最高的典范,而人不过是神的婢女,包括所有的学科都是为了阐释基督教的内涵而存在的。而现在大家开始关注到了人自身的价值。而这在艺术中间如何去体现呢?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里,我们会发现,当他们也去表现神的时候,他们没有把神表现成一个威严的、离大家很遥远的君王的形象、帝王的形象。事实上,他们把神表现成了一个更具人性的特征,比如说拉斐尔笔下的圣母,比如说莱昂纳多·达·芬奇笔下的圣母的形象,或者耶稣基督的形象,米开朗基罗所表现的大卫,它们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人的精神,人的力量。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人文主义精神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的作品里面,得到了非常充分的表现和表达。
在这个时期,当然,我们不能说文艺复兴的艺术家是完全拒绝宗教的,没有。像文艺复兴时期的大部分艺术家仍然表现宗教题材。但是他们是用这种包含着人文主义精神的方式去表现宗教题材。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他们在表现这些宗教题材的时候,实际上他们更多强调这些神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的那一面。
▲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1513年-1514年。
另外在思想的解放上,文艺复兴时期确实也是奠定了我们近现代以来的包括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等很多方面的基础。所以,在今天我们再重新看文艺复兴的时候,我们能够找到我们今天很多思想的源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今天还要回望文艺复兴那个非常辉煌的时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文艺复兴这个词它直译的话就是rebirth,就是“再生”的意思,并没有文艺的概念。实际上文艺复兴这个词的翻译,一般认为是来自于日本。日本人最早翻译Renaissance的时候,因为这个时期的文艺所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所以在这里面加上了“文艺复兴”,但是它也会给我们一个误解,好像它只是文艺最发达,其实其它的领域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文艺界因为有像“文艺复兴三杰”这样的艺术家,所以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迪,让我们记住了它在文艺方面的成就。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里面,以美为评判艺术的标准,这是非常重要的。这恰恰就在文艺复兴时期奠定的。比如文艺复兴的建筑,就非常注重建筑的秩序感。比如在利用一些几何图形的时候,圆形,长方形,这样一些非常规整的、非常稳定的几何图形,就成为了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魔术。而大家就根据这样的一些魔术关系,就是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来建造建筑。所以当我们进到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整体感觉这个建筑是非常和谐的,非常有秩序感的。带来的美感也恰恰是后来的建筑所追求的。
▲ 圣彼得大教堂,米开朗基罗设计,建于1506年至1626年。
在绘画里面,它特别强调比如构图的均衡。在这个时期,大家因为对科技的喜爱、科学的喜爱,开始关心如何在一个二维的画面上去再现一种三维空间的效果。那么在15世纪初叶,我们知道,像布鲁内莱斯基这样的建筑师,他就开始探究比如说透视法的运用。实际上透视法对于西方写实绘画的发展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有了透视,才便于我们在一个二维平面上去再现这种三维空间的效果。这种透视法也基本上奠定了后来西方写实绘画的传统。
▲ 马萨乔,《圣三位一体》,1401年,是较早运用透视法的画作之一。
这种透视法一直到什么时候才被颠覆呢?一直到立体主义的时候。我们看到毕加索的作品里面,那些人物或者那些空间,不再有这种三维空间的效果,没有用透视法。但是我们会发现,没有透视法的这些绘画依然是美的。所以,这套体系到20世纪的时候被颠覆了,但并不意味着这套体系本身的价值就不再具备了。所以,透视法至少还是影响了很长一段时间西方绘画的发展。
▲ 毕加索,《格尔尼卡》,1937年。
除了透视法,我们还可以看得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关注对人的表现。上一讲我们已经提到了,瑞士著名的学者雅各布·布克哈特曾经提到,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发现,就是对世界的发现和对人的发现。对人的发现,其实就要求我们如何去真实地、自然地去再现一个人物。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对解剖结构有所了解,对人体的结构有所了解。所以在当时有人认为,比如说乔治·瓦萨里这样的美术史家认为,安东尼奥·波拉约洛Antonio Pollaiuolo——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一个重要画家,是最早开始尝试进行人体解剖的。事实上在他之后,我们知道莱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都曾经从事过人体解剖,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去表现人,表现人体,表现人的精神。
所以在文艺复兴以来,在西方绘画中,人成了画面中的主体,而且这种主体的地位一直持续到18世纪,到浪漫主义兴起的时候。浪漫兴起以后,西方的学者和艺术家开始发现,人与大自然相比是渺小的。所以当时的艺术家的这种视角才开始转向了对大自然的表现。比如说英国的著名画家约翰·康斯太勃尔、德国的弗里德里希,这样的一些艺术家开始关注对风景的表现。但是对人的这种表现占主体,那是在文艺复兴开始的。
▲康斯太勃尔,《麦田画》,1826年。
除了这样的一些表现技法以外,还有他们对大自然的一种喜爱和研究。在当时的文艺复兴的艺术家里面,有很多艺术家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应该加以平等对待的。比如像莱奥纳多·达·芬奇,他就非常注重观察自然,去表现自然中一些细小的动物,植物,他的表现都是很生动的。所以我们看得到,莱昂纳多·达·芬奇在他老师的工作室学习绘画的时候,他的老师的作品的很多部分,不重要的一些细节本来是由莱奥纳多·达·芬奇完成,但结果画出来的效果却往往超过了他老师所画的主体部分。特别有名的,比如说,在《基督受洗》这样一幅绘画里面,他所画的小天使,大家就认为完全超越了他老师的作品。而这个对人的表现实际上是莱奥纳多·达·芬奇所展现出来的才华。
▲ 委罗基奥,达·芬奇,《基督受洗》,1476年。
所以,如果要想了解西方绘画的历史的话,我们就要了解文艺复兴美术的成就。正是文艺复兴奠定了西方写实绘画的一个基本的体系。比如说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到后来西方学院派一直把他们奉为典范,特别是拉斐尔。很多西方的美术史家开玩笑说,在19世纪的时候,学院派取得了压倒性的地位,每一位成功的学院派画家都会被后人们尊称为“拉斐尔在世”。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到,拉斐尔对西方艺术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当然这些艺术家创造的这种艺术体系,在学院派把他们作为一个标准的时候,也会束缚艺术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知道,在19世纪中叶,在英国就曾经出现过一个“拉斐尔前派”,他就是对这种以拉斐尔为标准的西方的审美体系的一种反抗。所以文艺复兴,既留给了西方很多遗产,但是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也会被西方的艺术家作为一个突破的靶子,他们也没有完全照搬文艺复兴的标准。
在文艺复兴的艺术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在他们的著作里谈到说,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而且他们的很多成就在今天看来仍然是难以企及的。为什么会取得这样高的成就呢?确实是跟当时这些艺术家所展示出来的才华是息息相关的。
文艺复兴为什么会取得这么高的成就?为什么会首先在意大利产生?其实这是都是我们需要去仔细探讨的。当然跟14世纪开始西方的经济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另外,意大利正好处在东西方交通的一个要冲的地位上,他们是受惠于东西方的这种交流的。特别是意大利商业的发达,使很多商人经常外出经营,这个也让他们获得了更开阔的视野,他们乐于接受新生事物,这也是意大利会产生文艺复兴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在当时,教皇就驻跸在意大利,驻跸在罗马,但是教会在这个时期所出现的这种腐败现象,也导致了当时很多意大利的学者,包括当时很多人,并不把宗教看成一个非常神圣的东西。因为他们看到了教会的一些腐败现象,反而倒使这个地区的世俗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这些世俗文化的精神,其实也是促进文艺复兴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再有教会里面也出现了一些改革派,这些改革派比如像圣方济各会,多明我会,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从客观上推动了艺术的发展。比如说圣方济各会强调要节俭,不要铺张,恰恰推动了当时湿壁画的发展。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文艺复兴实际上是经济非常发达的一个时期。正是这些经济的发达,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很重要的一个经济基础。
当然也有人指出,“中世纪”这个概念,就是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大家认为在古典文化和文艺复兴之间存在着一个断裂时期,这个断裂时期就是所谓的中世纪时期,而这个时期是黑暗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其实中世纪并不是完全黑暗一片的一个时期。因为如果没有中世纪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积累和发展,我们就很难想象,比如说像罗马式建筑和哥特式建筑这么辉煌的建筑形式的出现。所以也有学者干脆就提出来,文艺复兴和中世纪之间并不是截然断裂、截然分开的两个时代,中世纪的很多积累实际上恰恰促成了文艺复兴的发展。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文艺复兴的出现,也从不同的角度继承了中世纪的一些文化的遗产,这个也为文艺复兴的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础。
所以今天我们来看文艺复兴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文艺复兴不是一个孤立的阶段,它既受惠于中世纪的遗产,同时它更是远追、复兴古希腊和罗马的文明,当然,文艺复兴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在文艺复兴的很多艺术作品,其实也启发了后来的巴洛克艺术家,以及后来的新古典主义等等,启发了这些艺术家的创作。
比如像安格尔——19世纪的新古典主义法国画家,他就是特别推崇拉斐尔的一个艺术家。所以在他的作品里面,我们可以看得到,无论是人物的造型,包括画面的构图,他都曾经模仿过拉斐尔的表现语言。当然我们知道,莱昂纳多·达·芬奇的作品也其实影响到了很多后人。比如说,19世纪一个非常重要的画家柯罗,他画的《戴珍珠的少女》就模仿了《蒙娜丽莎》的姿态。那到19世纪末叶的时候,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实际上就是想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特别是米开朗基罗的雕塑那种刚劲、有力的面貌。
▲ 柯罗,《戴珍珠的少女》,1868-1870年。
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文艺复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它留给了西方文化,乃至中国文化很丰厚的遗产。在今天,我们仍然应该很好地去研究文艺复兴,了解文艺复兴,这样的话,才能够更好地了解西方的艺术,也能更好地了解我们今天艺术发展中间所遇到的种种问题。
谈到文艺复兴,我们就必须要谈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就是佛罗伦萨。佛罗伦萨其实是当时文艺复兴、特别是早期文艺复兴的中心。这个中心的获得,跟佛罗伦萨的经济发展是分不开的。当然,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之所以在佛罗伦萨萌芽和兴起,也跟当地非常重要的一些家族有关,因为这些家族成为艺术非常重要的一些赞助者,其中美第奇家族就是非常重要的。美第奇家族在15世纪中叶开始慢慢控制了佛罗伦萨的政权,他们本身并不当僭主,但是他们通过雄厚的经济实力,在背后操纵了佛罗伦萨的政治。而他们在佛罗伦萨整个的发展过程中,委托了很多艺术的订件,而这些是佛罗伦萨成为一个艺术发展中心的很重要的原因。美第奇家族在这个过程中是功不可没的。
从今天看来,文艺复兴已经离我们远去了。而且在今天,在西方学者的研究里面,对文艺复兴也不断地提出质疑,也不断地提出一些新的看法和观点。但是无论如何,文艺复兴所取得的这些成就,仍然对今天的艺术的发展和创造,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推动的作用。
所以,今天我们如果很好地了解文艺复兴的话,我们就会对西方美术的历史,乃至西方整个文化的历史,都会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所以,今天再去看文艺复兴,并不是再回到古代,而是从文艺复兴的精神里,包括他们对创造力、对想象力的这种张扬,会激励我们面向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所以我想,对过去事情的这种梳理,它不是简单的让我们回到过去,而是为我们向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资源,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体系。这也是为什么我要以这种非常系统的方式给大家讲解文艺复兴,我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们的课程,对文艺复兴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更容易让大家更理解西方艺术发展的历程。
大家知道,在西方美术史上,在古希腊时期,虽然有很多艺术家的作品,包括他们的名称,被记录下来,但是对他们的生平,我们是不了解的。而在古罗马时期,对艺术家的记载就少得可怜。而在整个中世纪,艺术家被当作工匠,对他们的记载更是寥寥无几。但是到文艺复兴,特别是从乔托开始,艺术家就成了美术史的主体。所以有人认为,从乔托开始,西方的美术史就变成了一部艺术家的历史。所以,后面的介绍,我们将会以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为主体,以一个时间的脉络来进行系统的介绍和阐释,这样更便于大家了解这些艺术家的创作和时代风貌。
文艺复兴是艺术家云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而且这时候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主要以宗教题材为主,但是我并不想让大家只是了解一个艺术作品故事的梗概,其实我更希望大家通过我的讲解,学会怎么样去欣赏一件绘画作品,怎么样去深度地挖掘作品背后的故事,了解艺术家是如何用艺术语言来表达这些故事内容的。如果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的话,我想大家对西方绘画的理解和欣赏,就会更有一个可参照的体系和标准。
如果您喜欢本讲内容
可以随手保存下方海报
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发表文章429篇 获得141个推荐 粉丝3098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教授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