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恨失吞吴”

“遗恨失吞吴”

作者:读书

2019-04-15·阅读时长10分钟

110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478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孙玉文

杜甫的《八阵图》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据说是他大历元年(七六六)初进入夔州时所作,这时候杜甫已进入了暮年。这首诗以诸葛亮的创立八阵图为切入点,形象地展示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和所留下的千古遗憾,在形式上很有技巧,“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形成对偶;“功盖”双声,“名成”叠韵。其中,后一句“遗恨失吞吴”则解者聚讼纷纭。

杜甫对诸葛亮极推崇,写了好几首诗赞美他。非常有名的一组律诗《咏怀古迹》之四,本是咏刘备的,但杜甫也把诸葛亮带上:“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诸葛亮《出师表》曾说:“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杜甫的“一体君臣”,可算用典。

《咏怀古迹》之五专门咏诸葛亮:“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叙述了诸葛亮的后世声名和巨大影响,在三国鼎立格局中运筹帷幄的作用,比较了他跟古代名臣的历史地位,对他壮志未酬、劳累致死表示深深的惋惜。针对历史上有人对诸葛亮的过低评价,表明了自己的意见。“运移汉祚终难复”表明,杜甫认为诸葛亮是要恢复汉祚,使天下重新归于一统。因此,这句诗还说明:帮助刘备吞并东吴,是诸葛亮的目的之一。

文章作者

读书

发表文章1317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0771人

人文精神 思想智慧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读书

D U S H U

213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