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贾冬婷
2017-11-15·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018个字,产生28条评论
发表文章79篇 获得12个推荐 粉丝1348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编助理、三联人文城市奖总策划。
自然、人性与新经济
771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186*****669划线
08-14 08:58
尽管城市就像一个机器那样运转,长期以来政府的目标就是追求增长——更多的人口、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多的房地产开发,但是增长并非一条直线向上,而是随时间呈现增速缓慢—加速—再缓慢的“S”形曲线,而且不同阶段资源聚集的方向也不一致。以发达国家为观察样本,19世纪,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大量人口涌入工厂,整个西方世界依次开始了快速城镇化的进程。20世纪,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再加上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导致空间大幅度扩张、人口高密度聚集和异质性的生活方式,城市逐渐开始了郊区化,并在不同国家表现出多样性。欧洲的后工业化特征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形成众多的卫星城;美国则表现为分散的、无中心和网络化的城市群。特别是上
haru划线
03-05 11:15
小城镇战略
肥宅人划线
08-13 15:48
陈炎冰认为,从历史上来看,我们其实是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大城市的城市化道路。
08-13 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