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畅
2019-03-20·阅读时长7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629个字,产生19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口述/马伯庸
记者/刘畅
睡前故事
2013年,我33岁时有了儿子马小烦。在他出生前,我就知道新生儿都跟猴子似的浑身皱巴巴的不好看,头一眼见了他,还是忍不住感叹“怎么这么丑”。但从那一刻开始,我也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再也不一样了。
我和妻子有了一个共同的“敌人”,时不时就在屋里商量对付孩子的计划,彼此间却没有特别区别“父亲”“母亲”的角色,谁有空就带,按照统一的方针照料。从孩子一岁多开始,我每天的固定工作是给他讲两个睡前故事,发挥一下我身为作家的专长。
没孩子时,提到养孩子,就想到会占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我过去那些随叫随到的朋友们,有了孩子后渐渐聚不起来了,我理性上理解,却难切身体会。直到有了马小烦,朋友聚会变成各自的孩子想见面,大人们才约。我是每天晚上的应酬能推就推,不由自主地想儿子。只要看见手机来消息说他正等着我讲故事,想到如果我不在,他的世界就少了一半,我就忍不住趁他还没睡着,赶快回家去。
起初我照着绘本讲,马小烦听不明白,还得我“添油加醋”。讲着讲着,发现自己改过的故事效果更好,又觉着讲别人的故事不如讲自己写的更有成就感,就开始原创。
我最先以马小烦和他身边的小朋友为主角,讲他们怎么冒险。他觉得故事跟自己有关系,挺愿意听,有天却突然吵着不听了。我问他原因,他说故事里的人抢了自己的名字,却做着不切实际的事,他感觉是在诋毁他。他也不喜欢听说教的,即使故事主角与他无关,也会觉得是影射他。不过我本来就认为,现在教育孩子一大问题是目的性太强,讲个故事还要引出道理,本身也不好玩,让孩子乐呵乐呵得了,所以后来就一直给他讲各种光怪陆离的东西。
我开发出很多系列,比如城市金刚系列、喵喵队系列……它们的套路千篇一律,都是某个城市被一个组织守护着,怪兽来了以后,一通傻打获得胜利。孩子特别喜欢这种程序性强的故事,而且还要有画面感。讲个复杂的阴谋,他听不懂,但你要讲《三只小猪》时说“大灰狼举着石头往下砸,把小猪砸成了一张纸,吹口气儿又浮起来了”,他一下就被迷住了。
今年9月马小烦将上小学,妻子把培养儿子语文能力的任务交给我。作为精神娱乐的睡前故事,也成了我培养他的手段之一。我鼓励他把听到的故事向幼儿园小朋友转述,后来发现这可以让他自己编故事,培养表述能力。
发表文章102篇 获得24个推荐 粉丝498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