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蕾
2019-02-26·阅读时长2分钟
三联中读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女高音许蕾,也是恰空古乐团的联席艺术总监。
今天我为大家来讲讲巴洛克音乐。
巴洛克音乐,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可能是个比较陌生的词。古典音乐有时已经让观众感觉太深奥,不好懂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则是比泛泛来讲的古典音乐时代更早、风格更迥异的一种音乐。但是在我看来,巴洛克音乐却是一种比传统意义上的古典音乐更容易让人喜爱,更平易近人的一种音乐。
和很多听众对“巴洛克音乐”的概念不同,也许大家一提到巴洛克就想到巴赫、想到复调音乐等,但其实巴洛克长达150多年的历史中,大大小小的风格有十几种,其中主调音乐占据了绝对优势。甚至可以说,主调音乐的胜出标志着巴洛克的开始。
音乐上的巴洛克起源于1600年左右,离现在有400多年的时间。一般而言,400年时间造成的鸿沟应该是很难填平的,然而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却和今天的音乐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既然要讲巴洛克,那么就要从头讲起。
巴洛克音乐风格起源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当时意大利各个城邦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所谓文艺复兴,显然不是复兴中世纪,那个时代没有什么文艺可以复兴的。文艺复兴就是要复兴古罗马、古希腊的艺术和文化,其中很多在中世纪作为偶像崇拜是被打压的。其中,对于古希腊戏剧的复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而人们却完全不知道古希腊的音乐听起来是什么样的。
当时文艺复兴音乐最常见的形式是复调合唱音乐和其衍生出来的器乐作品,比如复调键盘乐、鲁特琴曲和各种重奏曲等。这种音乐的最大特征,就是多个声部同时唱响或者奏响不同的旋律、歌词和节奏,所以很难听清歌词是什么。
大家可以在音频片段里感受一下。
在当时的改革派看来,这种音乐无法让人听清歌词,这显然不利于表达古希腊戏剧中的情感和张力。所以,这群人干脆发明了一种全新的音乐风格。当时人们并不把这种风格称作巴洛克风格,而是叫做“现代风格(Stile Moderno)”,其先锋程度在当时看来不亚于现在的无调性音乐。当时的音乐家们相信古希腊时代的音乐是以一条旋律为主的,所以他们发明的这种新风格就是以此为基础。
在文艺复兴时期,也不是没有这种单旋律声部的音乐,但是它的本质仍然是复调音乐,只是其中数个声部微缩在鲁特琴或键盘乐器中,比如当时最流行的形式——鲁特琴歌曲。(此段音频为英国作曲家Dowland的歌曲,许蕾演唱,张洛菩弹奏鲁特琴)。
在这种新的风格中,旋律声部仍是旋律声部,但是其余的声部统统被消灭,被合并到一个低音声部里去。低音声部常常会写上一些数字来告诉演奏者此处的和弦,这就是通奏低音或数字低音。在通奏低音伴奏下的歌曲立刻展现出了极大的灵活性和表达力。伴奏声部不再是晦涩的多声部,而是由低音乐器演奏者即兴跟随歌者奏出的和弦组成,在给予旋律支持的同时又不会喧宾夺主。
▲意大利音乐家卡契尼
卡契尼(Giulio Caccini)1602年出版的《新音乐》(Le Nuove Musiche)中,便包含了一套这样的歌曲和详尽的演唱演奏方法。可以说,这本歌曲集的出版正式标志着巴洛克的开端。(此段音频为许蕾演唱卡契尼作品《甜蜜的哀叹》张洛菩、高孟麟伴奏)
如果您喜欢本讲内容
可以随手保存下方海报
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发表文章2篇 获得106个推荐 粉丝227人
《古乐盛宴——巴洛克音乐入门指南》主讲人 许蕾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