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周岩
2019-02-21·阅读时长1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575个字,产生1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老马识途
2月11日,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对外宣布,该中心前主任、历史学和政治学荣休教授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Roderick MacFarquhar)此前一天因心力衰竭去世,享年88岁。麦克法夸尔生前是在世最重要的西方中国问题研究专家之一。“老马是西方乃至全世界研究‘文革’起源的第一人,也是‘文革’研究走向科学化、正规化的第一人,他的三卷本《文化大革命的起源》是这个领域不可逾越的丰碑。”历史学家、香港大学教授徐国琦告诉本刊。
麦克法夸尔给自己取了中文名字马若德。徐国琦说,当年为他做助教的几个中国学生都称呼他为老马,不仅是因为亲切,也取“老马识途”之意,因为他在治学上是真正“识途”的“老马”。
徐国琦和麦克法夸尔打交道的源起十分简单,90年代他在哈佛读博士时,因经济窘迫想通过做助教赚钱,所以毛遂自荐。之所以选中麦克法夸尔,是因为他的课最受欢迎,选课学生最多,需要的助教也就最多。就这样,徐国琦给麦克法夸尔做了五年的助教。
麦克法夸尔当时开设的是“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课程,这门课从1988年一直开到2011年,在哈佛的课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西方主流大学中第一个关于“文革”的专门课程,也一度是哈佛本科生核心课程中唯一一门中国研究课程。当时是由时任哈佛大学校长德里克·伯克(Derek Bok)亲自提议开设的,因为在哈佛校方看来,“文革”不只是中国人的事,而是有着全球意义,作为革命发动者预期中的“革命之母”,它本来要解决的难题和由此引发的更多难题,是现代人类社会普遍面对的问题。1988年春季开课时,6000多名本科生中有近千人申请选课,因人数过多,哈佛第一次准许在桑德斯剧场内上课,而这一文物建筑通常在博士学位授予一类的重大仪典时才动用。
发表文章102篇 获得12个推荐 粉丝904人
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