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乐
2019-02-14·阅读时长21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0702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可驹)
涅高兹在他的书中指出,伴奏时的里赫特完全不同于独奏时的里赫特。通常,一位钢琴家处于伴奏的位置很可能是在演奏室内乐。固然也有更单纯的伴奏,譬如全以小提琴为主的超技作品。可一位大钢琴家的伴奏,基本是在室内乐中——与提琴家合作,或者同歌唱家合作,而这样一来,也就没有单纯的“伴奏”可言了。我一向乐于追寻里赫特演出的室内乐录音,其中的妙处确实一言难尽。但我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唱片中有一部分并未在第一时间吸引我,就像本文要谈的这款现场录音:1972年,里赫特与奥伊斯特拉赫在萨尔茨堡合作的音乐会。
看到这两个人的名字出现在同一场音乐会中,收藏这张唱片是很自然的。他们合作演出了两首奏鸣曲,勃拉姆斯的“第二号”与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一号”,原本那场音乐会的曲目还包括巴托克的奏鸣曲,但不知何故,在Orfeo发行的唱片中并没有收录。初听这款录音,感到和自己的期待并不相符,奥伊斯特拉赫的琴声听起来竟显得这样柔弱,完全处在钢琴的阴影之下。后来现场听得多了,渐渐明白弦乐器与钢琴真实的音量与平衡,由此,听唱片的时候就注意把音量调大些,将小提琴还原为比较接近于实际的状况。而这样一来,里赫特的钢琴部分许多特别的构思也益发浮现出来。
发表文章83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8379人
三联书店《爱乐》杂志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