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乐
2019-02-14·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315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康宁)
如果“键盘好声音”里没有霍洛维茨大师的名字,那简直太不合情理。有人认为评价霍洛维茨毫无意义,因为他已经是众所熟知的本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他的音乐毋庸置疑,技术更是无懈可击。我仍然决定写他,因他“静安详,动疯狂”的戏剧性极其富有带动力,每一次看到热情的他都让人不禁手舞足蹈,每一次听到深情的他都让人潸然泪下,这一点,没有第二个钢琴家可以做到。
RCA发行的一张《霍洛维茨演奏的李斯特作品集》中,收录了霍洛维茨从20世纪50年代一直到80年代的录音,包括《第二叙事曲》、《安慰曲第三首》、《宗教与诗的和谐》、《葬礼》等六首现场录音。其中录制于1979年的《梅菲斯特圆舞曲》让人惊叹,已经76岁高龄的霍洛维茨实在雄风不减当年。任何人都无法阻挡年龄给钢琴家技术带来可怕的侵蚀,即使练习方法再正确,即使手的肌能再强健,岁月的力量也不可抗拒,先是双音不再整齐,接着大跳和连续八度精准度降低,然后是迅速的跑动颗粒性减弱。在聆听一个年老的钢琴家时,我们应该忘记技术,因为这些早已内化在他心中,只是今天无法再呈现,并不影响他对作品的表达。年近八旬演奏《梅菲斯特圆舞曲》,即便对霍洛维茨来说,也具有一定挑战。调琴师按照大师的意愿,将施坦威的琴键深度调浅,并且使之适当松弛,这样可以减少钢琴家在演奏过程中耗费的体力。霍洛维茨在钢琴上的表现总是出人意料,绚丽迷惑的音响随着音符的铺展迅速蔓延开,“梅菲斯特”的激情并未减退,这位魔鬼他在手中也不曾苍老,即使须发全白,他仍然活灵活现,眉飞色舞。
发表文章834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18379人
三联书店《爱乐》杂志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