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奥兰德•德•拉絮斯(三)

作者:爱乐

2019-02-14·阅读时长17分钟

38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8651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詹姆斯•哈尔/海伦 编译)


八、牧歌

1555年在安特卫普由苏萨托出版的那部常常被称作拉絮斯“第一号作品集”的混合体裁出版物中,收录有7首四声部牧歌。这些作品彰显出作曲家在意大利、特别是在罗马驻留期间对牧歌创作的精通,他选择用来谱曲的诗歌也体现出那个时期的典型特征,它们分别是:彼得拉克(Petrarch)的一首四行诗和一首坎佐纳,阿廖斯托(Ariosto)的一首八行诗,一首圣纳扎洛(Sannazaro)诗歌和一首6诗节田园诗,这是他特别喜欢的形式。《Del freddo Rheno》就是为一首完整6诗节诗歌的谱曲,其音乐风格与阿卡代尔特(Arcadelt)和贝尔歇姆(Berchem)的牧歌套曲比较相似,一开始就是简单而优美动听的旋律(这部作品的符号谱版本最为流行)。其他牧歌的音乐风格变化很大,从维拉尔特式的严肃庄重(如《Occhi piangete》),到与罗勒音乐相似的灵活对位写作(如《Per pianto la mia carne》),再到罗马牧歌咏叙调(madrigale arioso)创作中最典型的、配置和弦的朗诵调(如《Queste non son più lagrime》),都有呈现。创作出非常清晰而简洁的音乐,这是拉絮斯本人最突出的特色。从另一方面来看,这部作品集的确是具有高度的包容性。这些牧歌,连同比较像尚松的《Appariran per me le stell'in cielo》等其他几首作品一起,也出现在拉絮斯的第一部四声部牧歌作品集中,先是由多利科(Dorico)在罗马出版,然后由加尔达内(Gardane)在威尼斯出版,时间都是在1560年。拉絮斯早期的牧歌与其同时代人的创作非常相似,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在这部曲集中曾被归属于拉絮斯的那首《Non vi vieto》,实际上是霍斯特•达•雷焦(Hoste da Reggio)的作品(如果不是在他指导下的学生作品),是霍斯特第二部四声部作品集(1554年)中一部套曲的组成部分;桑德贝格尔(Sandberger)编定的曲集中也收录了这首作品。拉絮斯的这部作品集非常受欢迎,在此后的30年间总共再版了12次,还为琉特琴演奏家们的符号谱提供了最受青睐的音乐素材。其他的早期四声部牧歌也出现在巴雷(Barrè)编定的《牧歌咏叙调》罗马作品集中。

文章作者

爱乐

发表文章83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8379人

三联书店《爱乐》杂志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