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为自己造一个伴侣

作者:悦涵

2019-01-28·阅读时长10分钟

193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060个字,产生4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弗兰肯斯坦》原著作者玛丽·雪莱


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也被认为是英国哥特小说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后世科幻文学中有很多“为自己造一个伴侣”的设想,这部1818年出版的小说中就已提出。然而,人们在面对这个故事的时候往往过多关注怪物的恐怖和丑陋,很少有人意识到,它其实也诉说了爱情。任何人、任何生物,就算丑陋如弗兰肯斯坦的怪物,也还是期待一份陪伴,“这样就可以与天地万物有了更多联系”。

2015年的电影《维克多·弗兰肯斯坦》里有这样一个情节,丹尼尔·雷德克里夫饰演的助手劝弗兰肯斯坦放弃制造一个“人”的想法。如果执迷不悟,后世将“不会记得弗兰肯斯坦,而只记得那个怪物”。这句台词也道出了这部小说在后世流行文化中的发展。有必要再普及一下,弗兰肯斯坦并不是那个怪物的名字。维克多·弗兰肯斯坦,是制造怪物的那个科学家的名字。

要看这个故事,我们首先得关注维克多。他是一名幸运的男子,从小家境优渥,周围人际关系和谐。父母恩爱,兄友弟恭。5岁时,在一次去意大利边境的远足中,母亲领养了一名特别美貌的小女孩伊丽莎白。伊丽莎白比他小一岁,像一个安琪儿一样。他们以表兄妹相称,在成长过程中形影不离,相互滋生了爱慕的情愫。维克多和伊丽莎白的爱情,是那个时代标准的浪漫主义小说中喜欢描摹的一类关系。青梅竹马、智力相当,伊丽莎白不仅美貌惊人,心地还出奇的善良。但是,《弗兰肯斯坦》对这一对模版式的爱情,却并没有过多描述,既没有情意绵绵的瞬间,也没有长篇华丽的情话。维克多到了上大学的年龄后,前往德国的因格尔施塔特求学。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获取了自己感兴趣的所有知识,学习名列前茅。在这样一种背景和人物设定下,维克多确实像任何一个自负和有才华的年轻人一样,觉得自己可以干任何事。

“年轻时,我相信自己注定会成就一番伟大事业。我感情深沉,判断问题沉着冷静,这种判断力为我在事业上创造出辉煌的成就提供了必要条件。我意识到自身性格的价值,并从中获得信心和勇气,而其他人却可能因此受到压抑。”

在这样一种毫无阻碍的环境下,再加上本身的天才,维克多真的为所欲为地制造出一个“人”。但是,正如一切被宠坏的孩子一样,他没有想到造“人”的后果。


被改编成的后世版本《科学怪人》中的怪物形象


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间,怪物诞生了。那是在一个阴郁的11月。弗兰肯斯坦看到这个“人”的第一眼感觉是:太丑了。他已尽力将最好的五官赋予怪物,可拼在一起,再加上他面无表情的肌肤,却显得如此丑陋、可鄙!他的四肢比常人高大,但比例显得很不协调。当最难的技术壁垒突破后,维克多见到自己成果的第一反应,是嫌弃。

然后,他就像那个时代所有孱弱的贵族青年一样,面对这样一个自己鼓捣出来的烂摊子,选择了逃避。他迅速逃回自己的卧室,遗弃了怪物。

怪物自此开始了长达一年多的自我流浪。因外形丑陋恐怖,他一路上遇到的人不是被吓得晕倒,就是用石头之类的武器攻击他。作为一个刚出生不久的生物,他对这个世界是没有任何认识的,但是透过人类的举动,他也意识到了自身的格格不入,很难融入这个世界。

于是他也选择了逃避。他在法国一处偏僻的小村庄发现了一户人家。姑娘娴静温柔,小伙英俊友爱,老父亲虽然双目失明,但对子女温柔慈爱,是整个家庭的精神支柱。怪物住在农舍旁的小谷仓里,以一颗羡慕的心默默观察这一家。他跟着他们学习日常语言,还趁他们不注意的时候偷偷读他们的书。通过阅读《失乐园》《少年维特之烦恼》之类的书,怪物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他的心灵无比向往这世间的一切善良、美好。他读更多书,更加苦练自己的语言,期待着有一天正式在这家人面前现身,和他们结识、交往,并成为他们的一分子。

有意思的一点是,在这长达一年多的观察中,虽目睹了各种美好的关系——父亲和儿女之情、兄妹之情,但怪物最想要的,还是爱情。“脸上的悲哀顿时涣然冰释,显得满面春风,喜气洋洋。他怎能突然间变得如此高兴,真令人难以置信。”这是怪物眼中的人类的爱情。那一刻,他内心所产生的羡慕和渴求,也是他日后要求弗兰肯斯坦为自己创造一名女性伴侣的根本原因。怪物在绝对孤独中目睹了这一绝对真爱。他尽管知道自身丑得惊人也还是渴望爱。从这一点来看,你不能说他是有任何错的。

文章作者

悦涵

发表文章204篇 获得17个推荐 粉丝581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未来爱情指南

我们的爱和欲望会消逝吗

1072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