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为什么是易烊千玺?

作者:博客天下

2019-01-07·阅读时长21分钟

257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0757个字,产生3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郑亚博 编辑/李凡

11月3日早上10点,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南区S8广场,一座鲜艳的红房子拔地而起。不规则四边形的墙体外,有一条长长隔离带,蛇形队伍在隔离带尽头摆开。排队的大多是衣着鲜艳的年轻人,他们一边跟这座房子拍照,一边将合照发到社交平台上。同一天,这样的场景也出现在上海兴业太古汇、成都春熙路地铁口广场、北京颐堤港商场、广州太古汇等中国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这是“易烊千玺-TMALLPOPSTATION”应援站。粉丝们只要在现场用手机与前方大屏互动,完成上传照片、送祝福等系列动作之后,他们的照片就会出现在“千玺之成”的巨幅海报上。

毋庸置疑,在18岁生日到来之前,易烊千玺已经成为中国最为人关注的年轻偶像之一。娱乐圈内著名金牌经纪人纪翔曾把一个成功艺人的综合价值分为三部分:作品、代言和公益。2018年,易烊千玺在这三方面都交出了远超过他年龄的答卷。

这一年,预计有易烊千玺参演的三部新剧上线。8月15日,他获得了自己的第八个代言:奢侈品葆蝶家(BottegaVeneta)正式宣布易烊千玺成为品牌亚太区代言人,这是BottegaVeneta在亚太区的首位形象大使;10月,纪梵希美妆中国区首位彩妆代言人也选定了他;甚至在年轻偶像鲜少涉足的公益领域,他也有建树。易烊千玺粉丝公益团在新浪微公益和腾讯乐捐上共同发起了一个长期生态扶贫公益项目。粉丝们计划用三年时间,在西北荒漠化地区,用52000棵树苗成“千玺林”,并在他18岁生日时,当做礼物送给易烊千玺。这个公益项目被评为“新浪微公益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公益项目”。

这个不苟言笑的少年,却撑起了一个成熟明星所代表的商业版图和社会价值,此时他还未满18岁。如果时光倒流,回到他曾经历的无数个早早出局的海选现场,无数个被人批评否定的时刻,无数个被忽视的边缘角落,人们会忍不住发问:为什么是易烊千玺,成为了今天在街头灯箱、地铁广告、影院海报上频频出现的少年?为什么是他?


《我们的少年时代》剧照


被选择的童年

想知道一个人为什么走到今天,通常的方式是回到他的童年。年幼时光里隐藏着一个人最丰富的成长密码,隐藏着他何以为他最真实的答案。

如果说普通孩子的童年是一生中少有可以随心所欲的时光,易烊千玺的童年则比一般人短得多,甚至可以说没有。他两岁时,刚学会走路不久,妈妈就将他带上了学艺的道路。5岁时开始学习舞蹈,一起上课的都是些初中和高中生。年龄和身高的差距,让易烊千玺像是一个不小心闯入舞蹈室的孩子。他妈妈不得不经常叮嘱老师,“上课的时候,把千玺拎到前面来,要不然他老往后面钻”。

每天练完舞蹈之后,妈妈带着他,从北京市区坐公交回昌平的家,一天仅在路上往返就要近4个小时。易烊千玺后来回忆:“那时候去上舞蹈班,我都是在公交车上换舞蹈服。晚上10多点下课,搭最后一班公交车回去。有时候公交没有了,我和妈妈只能找附近的地铁回家。”那时候易烊千玺的妈妈全职在家,爸爸在外地工作,收入除了用于生活基本开销之外,其余都用在给易烊千玺报的近10个才艺培训班上。他和母亲日日奔波赶场一样四处上课,饭通常是在公交车上吃的。他们常坐最后一排,害怕食物的味道干扰别人。

从5岁到13岁的8年里,易烊千玺学习了民族舞、现代舞、拉丁舞、街舞各种舞种,学过魔术、变脸、跆拳道、吉他、书法等各项才艺,还频繁参加各类比赛和综艺节目:5岁成为北京电视台《才艺训练营》的周冠军;7岁参与北京电视台的3档节目;8岁常驻央视,成为《阳光少年》的总冠军等;9岁加入“飞炫少年”少年偶像团体,11岁单飞继续学艺参加各类活动......

这是一份与普通孩子相比漂亮得多的简历,也是一个与普通孩子相比辛苦得多的童年。易烊千玺幼年最痛苦的记忆是舞蹈留下的。“学舞蹈的时候要压腿,受罚的时候也是要压腿。”易烊千玺接受采访时说。老师大多会直接上手压腿,帮学生最大程度来开腿部韧带。扳腰、撕胯、耗腿、踩脚背等被称为舞蹈训练的十大酷刑,易烊千玺统统都经历过。

有一次参加比赛,一位评委问易烊千玺:“你为什么学魔术、舞蹈,学这么多东西?做全才很辛苦的。”易烊千玺回答:“因为我爸妈说,要让我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说这话时,他的面容稚嫩但平静。

的确,从后来的采访中可以发现,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一直是易烊千玺父母或者说妈妈的意愿。从“名字一定要四个字”的,到为了培养千玺从老家搬到北京郊区,再到夫妻两地分居、母亲勤奋陪练,易烊千玺一直过的是“被选择”的童年。

这使他养成了一种“接受者”的角色。他年幼时,曾有媒体采访他:每天很辛苦地学习唱歌练舞,是不是因为特别喜欢?他的回答是:也不是喜欢,就是习惯了。

在纪录片《我的时代与我》中,他也提到了自己性格中的这个特点:“不喜欢把自己放在中心”,“不是个表演欲特别强的人”。出道后,他说其实没有任何感觉,只是“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仿佛对父母为年幼的自己设定的这个目标,没有丝毫抗拒和疑惑。仿佛与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相比,放弃童年的无忧无虑和快乐不值一提。

很难去判断,究竟是他本质就有这样的性格底色,才成就了这样的童年,还是这样“被选择”的童年,才使他养成了这样的性格。但相对那种欢天喜地、无限热爱表演舞台的孩子来说,这个对父母的安排平静接受的孩子,使人产生了一种母性的保护与怜惜。

文章作者

博客天下

发表文章568篇 获得80个推荐 粉丝2417人

博闻雅识,非凡之客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