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苗千
2018-12-27·阅读时长4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447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在2018年10月2日,国际天文联合会小行星中心(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s Minor Planet Center)宣布,卡内基科学研究所的斯科特·谢泼德(Scott S. Sheppard)、夏威夷大学的大卫·苏伦(David Tholen)和北亚利桑那大学的查得·特路希略(Chad Trujillo),三位科学家共同发现一个名为“2015 TG387”,绰号“鬼怪”(Goblin)的矮行星。这个位于太阳系边缘的矮行星距离太阳大约80个天文学单位(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为1天文学单位)。这个发现同时也被发表在了《天文期刊》(The Astronomical Journal)杂志上。
在太阳系边缘的矮行星因为距离太过遥远,极难发现。即使人类能够通过天文望远镜发现它们的存在,往往也需要几年时间的持续观察才能确定它们的运行轨道。矮行星“2015 TG387”之所以能被发现,也是因为它正处于比较接近太阳的位置,即使是在它的轨道上距离太阳最近的“拱点”(perihelion),“2015 TG387”距离太阳也有65个天文学单位。相比之下,冥王星距离地球只有大约34个天文学单位。
此前人类只知晓两个近日拱点比“2015 TG387”距离太阳更远的天体,矮行星“2012 VP113”距离太阳80个天文学单位,而小行星塞德娜(90377 Sedna)距离地球76个天文学单位。从这个角度来说“2015 TG387”排在第三位,而它在太阳系内运行的轨道狭长,在最远处可以达到距离太阳2300个天文学单位,这使它成为人类已知的距离太阳最远的太阳系天体。这颗直径300公里的矮行星围绕太阳运转一圈需要花费4万年的时间。在这期间,超过99%的时间它都会显得太过黯淡而很难为人所见。
类似于“2015 TG387”这样的矮行星被称为内奥尔特云天体(Inner Oort Cloud Object)。科学家们估计,类似的天体可能有数以千计,只是因为它们全都距离地球太过遥远而难以发现。如果人们对于这类天体所知越多,就越能够理解太阳系边缘的环境。
距离正式公布发现矮行星“2015 TG387”才过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国际天文联合会的小行星中心又一次宣布,由同一组科学家谢泼德、苏伦和特路希略又一次共同发现了一个内奥尔特云天体,这就是直径大约500公里,主要由冰构成,外表粉红色,绰号叫作“遥远”(Farout)的矮行星“2018 VG18”。它与太阳的距离达到了120个天文学单位以上,这也是人类第一次发现距离太阳100个天文学单位以上的太阳系天体。
这几位科学家第一次发现“遥远”的痕迹是在2018年11月10日。与之前发现“2015 TG387”的过程类似,他们首先通过在夏威夷冒纳凯阿火山顶的日本昴星团望远镜(Subaru Telescope)进行观测,到了12月又在智利拉斯坎帕纳斯天文台(Las Campanas Observatory)利用巨型麦哲伦望远镜(Giant Magellan Telescope)连续观测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终于确定了这个矮行星的存在。
发表文章326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3967人
喵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