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葛维樱
2018-12-27·阅读时长1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672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巴斯已经在夏威夷科纳“铁人三项”世锦赛上征战了4年,今年他超越日本军团,成为成绩最好的亚洲选手。2014年他23岁,是第一个以正式成绩冲进这项顶级赛事的中国面孔,当时媒体对他的报道大部分是“零的突破”。夏威夷科纳俗称“大铁”,由3.8公里游泳、180公里骑行、42.195公里的全程马拉松不间断组成,是全世界铁人三项比赛的最高难度赛事,也是上世纪70年代“铁三”的发源地。4年前,巴斯的梦想一下子实现了。但“中国第一”这个称谓,只让他满足了3个月。
野生的巴斯
巴斯拒绝了边训练边采访的提议。“拍照完不成我的运动量,训练又太枯燥了让你们待在那儿5个小时是折磨。”我赶早班飞机发微信给他,他已经在自行车上登了40分钟,还来了个自拍,汗水从他的身上蒸发出来,顺着脊背冒出了一溜热气。我说你悠着点,下午有的是跑和骑呢,他让我放心,“你们不耽误我,我也不能耽误你们”。
一个自由自在的铁人三项高手,每年参加了深秋的科纳赛事之后,冬天就住在四川西昌阳光灿烂的邛海边上。巴斯一直是一个人练。严格来说,他从来都没有专属教练,没有进入任何的运动训练体系,也不属于任何组织。
每天早晨6点起床,训练车前架有两台显示屏,一个播剧,一个记录显示当日训练指数。不少“打铁”的朋友,在微信群里陪着他一起练,他们互相发自己留了“一筐的汗”。然后是趁上午去西昌监狱旁的游泳馆进行游泳训练。今年他请了一个游泳教练对自己进行短期强化培训。早晨9点的阳光照进来,空荡的游泳馆里,已经骑行了两个多小时的巴斯游得风生水起,看起来非常舒适。他穿着花里胡哨的泳裤,把帅帅或搞怪的表情分享到和他一起“打铁”的微信群里。爱好者们大多比他年长,有金融从业者,大学老师,警察,无一例外都对“铁三”痴迷。4年来,和巴斯一起完成科纳“大铁”的人,从个位数增加到了几十人。“铁三”不仅挑战人类的极限,而且没有环境带来的生命危险,比起可以请助理的攀登珠峰,它成为精英们自我挑战的新目标。
当日还有跑步训练。巴斯家楼下就是操场,但他更喜欢去邛海边,看着下午白色的月亮慢慢地从山头升起,芦苇和水草中扑棱棱飞来晚归的水鸟。月亮的倒影在水中越来越明显,“每天两小时也不那么枯燥了”。
“我确实有点孤独。我跟过好几个不同项目的国家队一起训练过,最羡慕的是队友们之间可以打打闹闹的那种情谊,委屈了就抱团取暖。”没有队友、教练和巴斯抱团。铁三圈子里,巴斯是“怪物”般的存在。今年的“大铁”中,巴斯的成绩超过了另一位中国选手40多分钟。群友们在他第一次进军科纳时就认识了他,更多的是以朋友的身份,支持这个年轻、极度小众、无名的冠军。
自己把自己练成铁人,看起来好像不可思议,但实际上巴斯的人生经历,无意间吻合了“铁三”真正的创立初衷。铁人三项从上世纪70年代创立之始,就不是一项为职业运动员准备的项目,而是一个自我极限的挑战。美国人柯林斯夫妇在夏威夷创立铁人三项的时候,正是因为在这个运动天堂里,一帮玩马拉松、游泳和骑自行车的爱好者争执不下,各说各的项目是全世界最难最棒的。既然如此,就把三个结合在一起,只要完成,就是好汉。
强调坚毅和勇敢的“铁人”,最有名的一个镜头,是1982年一个女生在科纳赛中爬过了终点,得了亚军。此镜头通过全美转播,成为“铁人三项”的精神标杆:不再以传统体育运动里的胜负论,不强调天赋、排名,而是要以不可思议的毅力,完成自己对自己的挑战。
发表文章52篇 获得17个推荐 粉丝1022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