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海洋
2018-12-26·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502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2019年的股市预测汗牛充栋,乐观的如“复兴牛”,悲观的则是“没行情”,中性的则是弹性加大。贯穿了整个2018年的单边下跌把分析师们都打击得心力交瘁,投资者心态难以一时恢复。岁末年初,其实也没必要做无谓的预测,在一个L形的经济环境中,以港股为镜鉴,在悲观的市场中还是能看到投资的主线。
自2012年以后,中国宏观经济就走出了L形走势,GDP增速在“破十”“保八”声中来到了长达4年的“6”时代。自2014年末GDP增速降至7%以下,4年来经济增速几乎完全没有变化,2015年时6.9%,2016年是6.7%,2017年又恢复到6.9%,2018年前三季度是6.7%。可就是在实体经济波澜不惊的4年中,2014年与2015年间的“政策牛”股价蹿升2倍有余,但市场几乎是怎么涨上去的也就怎么样跌回原地。2016年后市场又在“严监管”中形成了一轮慢牛走势,随后正如我们正在经历的,是一次出其不意的大调整。如果我们仍坚信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在平静的实体经济运行中,股市走得如此波澜壮阔。
股市背后的推动力量,也只有在实体经济之外寻求解释。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贯穿市场走势的主要是预期发生的变化,A股2~3年一次风格轮换,盈利趋势是决定风格的核心变量,催化剂则是政策,2013年鼓励并购,壳资源满天飞,市场一夜间消灭了小市值的股票。2015年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了过剩的产能,受到波及的多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处于行业领头地位的国企巨舰市场地位空前加强,如今贸易战背景下国家对创新经济的支持再度成为市场主线,相应的A股中成长风格将逐渐占优,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将得到拓展。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8个推荐 粉丝2979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