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星云
2017-10-28·阅读时长8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014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在经历9月漫长的布展期之后,巴黎诸多博物馆在10月推出了自己的新展。大皇宫有保罗·高更的人生回顾,网球场美术馆有阿尔伯特·伦格-帕契的摄影,蓬皮杜艺术中心有大卫·霍克尼和安德烈·德朗,路易威登基金会则有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藏品展。巴黎沉浸在了现当代艺术中。
与往年一样,第44届法国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FIAC)也于10月底开幕,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192家画廊加入。在VIP预展期间,来宾中包括藏家们及全世界各大博物馆的负责人。而在周末为期三天的展览中,普通观众也可以感受当今艺术市场最火热的当代艺术流行趋势。
“没有任何其他城市可以像巴黎一样将整座城市与一场文化活动如此联动。”FIAC总监珍妮弗·弗莱(Jennifer Flay)表示,在巴黎市政府的允许下,FIAC不仅进行“墙外”项目,在巴黎著名景点摆放由画廊提供的当代艺术作品,还将大皇宫与小皇宫之间的温斯顿·丘吉尔大街改成了步行街。游客们会发现,此时的巴黎变成了大型露天当代艺术博物馆。卢浮宫对面的杜乐丽花园,还有协和广场、利沃利大街、德拉克罗瓦美术馆、旺多姆广场,都摆放上了现当代雕塑作品。
拍卖行、博物馆、私人艺术机构都在这段时间推出自己的特别节目。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的马塞尔·杜尚奖也在FIAC开幕前一晚宣布今年的获奖艺术家,此外同期举行的另外三场艺术博览会,巴黎国际艺术博览会(Paris International)、国际青年艺术家艺术博览会(YIA)和局外者艺术博览会(Outsider Art Fair)也都以自己有别于FIAC的方式,希望吸引藏家也可以“顺道”参观自己的项目。甚至连电影院都加入艺术潮流,今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得主《广场》(The Square)在FIAC开幕前一天于法国院线上映,瑞典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在电影中通过一名策展人的视角,探讨当代艺术及其观念的创造性使用。
艺术造势的背后是因不断恐怖袭击造成的旅游业紧缩。去年一年,前往法国的外国游客数量减少了2.3%,而根据大区旅游委员会公布的数据,大巴黎地区去年减少了150万名外国游客,导致在法国本土的旅游消费收入减少13亿欧元。
而对于法国尤其是巴黎来说,艺术是最有优势的旅游吸引力之一。
竞争和国际化
为1900年世界博览会而建的大皇宫一直被作为FIAC的主会场。在新艺术时期的金属结构支撑下,自然光线可以很好地透过巨大的玻璃穹顶照射进会场。但如今这一优势也面临着困难,由于场地面积固定,艺博会无法再招纳新的画廊加入展览。为了扩展面积,巴黎市政府已经决定于2020年至2023年对大皇宫进行改造工程,届时FIAC将要另找其他临时场馆。
在主会场,除了最活跃的当代艺术以外,今年FIAC还为现代艺术画廊独立开出展区。“我们会不断强化现代艺术展区,”珍妮弗·弗莱说,“法国在现代艺术史的地位无可争议,我认为在如今现代艺术大行其道的艺术博览会上,有必要留存现代艺术板块,将它视为基石。”
随着艺术品价格的增长、超级藏家的出现和亚洲等新兴市场的崛起,艺术博览会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据统计如今全世界每年举行270场左右的艺术博览会。尽管竞争激烈,在巴塞尔艺博会(Art Basel)、弗里兹伦敦(Frieze London)艺博会之外,巴黎的FIAC也被视为全球最重要的艺术博览会之一。
发表文章19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031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