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紫薯
2018-12-20·阅读时长4分钟
冬至,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杜甫在《小至》中写道,“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当冬至节气来临时,一年的时光也即将结束。人生就是这样过得飞快,但无论过去的一年是喜是悲,捱过寒冷的冬天,便又迎来一个崭新的、温暖的春天,生活又即将会是一个新的开始。
我开始关心冬至,是回到南方家乡工作之后,一般我会提前翻看日历,想着冬至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吃饺子,这和我大学在北方城市的生活经历是有关系的。虽然我们家没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但在北方城市生活过之后,我已经对冬至吃饺子这件事颇有记忆。北方水饺和我在家乡吃到的不一样,两者相比较,我觉得北方水饺更胜一筹,也因此对它情有独钟。
北方水饺一般是现擀的皮,我认为这是它最讲究的地方,通常是一边擀一边包,擀出的饺子皮太厚影响口感,太薄又容易煮破,想要擀出一张张大小均匀、厚薄适中的面皮,还真是要费上一番功夫练习的。饺子馅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印象中吃过牛肉大葱、猪肉白菜、西红柿鸡蛋,还有用野菜做的纯素饺子。擀出的饺子皮的一个重要特点,中间厚、边缘薄,这样包出来的饺子皮薄馅儿多,不论是哪一种口味,吃到嘴里都非常鲜美。第一次吃到正宗的北方水饺是在同学家里,同学家在郊区,算是我们宿舍离家最近的了,所以邀请我们冬至的时候去她家里包饺子。记得包饺子的过程我没有怎么动手,但最后大家围坐在桌旁,夹起一个饺子,蘸一点酱油和醋,咬上一口的时候,感觉是我吃过的最香的饺子了,也让我形成一种印象,北方水饺才是真正意义的饺子。
那一年回家过年的时候,我还和父母谈论北方水饺是多么美味,也想着什么时候自己可以亲手包一顿北方水饺,让父母尝尝我的手艺。后来有一年冬至,终于有了这样的机会,这一年的冬至已经下雪了,全班同学聚在一起打算包饺子,也算是一个集体活动。在一起包饺子的时候,大家的身手就显现出来了,多数是北方同学,用一双灵巧的双手揉面、擀皮儿、包馅儿,包出来的饺子确实美观。也有南方的同学不甘示弱,虽然不会擀皮儿,可是却可以包出各种花样儿,我还记得有同学笑称我包出来的饺子更像馄饨,不管是什么形状,最后煮到锅里的时候,我们都满心期待,希望可以马上尝一口自己亲手包的饺子。也是那一次包饺子的经历,让我学会了擀饺子皮儿的方法,几大高手围在身旁,比划指点,只要想学,恐怕学不会也难。现在想想,也许除了吃饺子,包饺子的过程更让人兴奋,劳动本身就可以为我们带来快乐。
我真正把冬至吃饺子变成自己的一种仪式,是在实习的两年里,深受实习时候班主任的影响。她是一位特别具有仪式感的人,虽然快五十岁了,但看起来依然很年轻,也许,生活虽然会给我们带来一些风霜洗礼,但有一颗热忱的心,生活也会不吝滋养我们吧。班主任会在节日里为我们准备各种小节目、小游戏或者赠送我们小礼物,比如生日的时候有祝福贺卡,圣诞节的时候有苹果和橙子,甚至六一的时候有雪糕和棒棒糖……她的仪式感让我们生活里的每一个节日都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记得那时候每年冬至,班主任一定会提醒我们吃饺子,而且是让食堂师傅们提前为我们准备,“冬至吃了饺子是不会冻耳朵的”,“饺子我请客,每个人一定要去吃哦”,这些话记忆犹新。吃了饺子不冻耳朵,这显然是一种心理安慰,但听到这些话,吃到美味的饺子,就仿佛今年冬天真的不会冻耳朵一样,从那时起,冬至一定要吃饺子,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想,生活里的仪式感,真是一件好事,它可以给我们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在以后的日子里,回想起这些事的时候,那些年的时光也会变得格外有意义。
在那座朴实的北方城市学习、生活的时光漫长却又短暂,“时光的河入海流,终于我们分头走”,当《凤凰花开的路口》这首歌被唱起时,我们已经临近毕业了。回到南方家乡的第一个冬至,周围很少有人提起吃饺子,而我却想要把它当成我生活中的一种仪式,每当这个时候,我还会想起老师的话,想起教我擀饺子皮儿的同学,想起第一次吃到美味的北方水饺。现在,同学们天各一方,但那些温暖的记忆一直都在。
我想今年冬至我还是不会忘了吃饺子,超市、饭馆,饺子虽然随处可见,但有时间的话,我会自己和上面,调好馅儿,享受包饺子的过程,慢慢品尝一盘北方水饺的味道,这是一种仪式感,更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吧!
发表文章1篇 获得4个推荐 粉丝0人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