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子懿
2018-12-05·阅读时长18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9070个字,产生3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怎么一点都不火?”
31岁的江西丰城人唐勤俭最近正忙着组建同乡会。11月13日这天,他载着两位老乡驱车20多公里,从长安镇前往寮步镇,那里有一位也忙着组建东莞丰城商会的老乡企业家等他们。
唐勤俭是东莞长安镇吉牛纸品包装公司的老板,来珠三角谋生已有十余年。他开车熟练精进,只要前方无车,就是一脚油门加速。40分钟车程,他接了不下10个电话。其中接一个来自客户的电话时,他说:“放心,我绝对给您最低价。”对方答:“那谢谢了。你也知道今年生意难做,我们做出口的,包装又不能太差。”
今年的“双11”购物节再次创下成交量高峰,但唐勤俭却没有感受到这种热度。相比于往年,他厂子的订单量下降了20%~30%,只开了白班。而在过往“双11”前,通常是加班满满。唐勤俭至今记得,2013年的“双11”,厂子常常黑白两班开满,24小时轰鸣不停,老板员工一起上,如此数月,才赶得出来。
“‘双11’怎么一点都不火呢?”东莞纸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王晓娅也有这个疑惑。她说,通常“双11”备货,从5~8月就开始了,今年这期间她一直在算,厂子每月只能收购约80万元的订单量,仅为往年每月150万订单量的一半。
“客户备货没有往年那么多了。”唐勤俭说,他的客户主要集中在五金、家电、玩具等行业,今年需求普遍不旺。去参加同乡会前,他发了一条视频朋友圈:一台印刷机在轰鸣,一旁工人在加班——“双11”后,订单量反而趋于稳定。按照推测,这是为过年准备了,“之后会有一个小增长”。
这已经是唐勤俭开办纸箱厂的第11个年头。2007年,20岁的唐勤俭来到珠三角务工,最初是在一家纸包装厂做业务员。他摸爬滚打三年,靠着一辆自行车熟练了所有业务,有了一定的积蓄。2010年,唐勤俭凑了20多万元创业,买了一台设备之后,资金就只剩下了几万块。很快,他的资金链就断了。他反思后,重写了一份商业计划书,拿到了亲戚给的50万元的再创业资金,并搬到了东莞。最多的时候,拥有5个厂区,3万平方米厂房,生意风风火火。
而从2017年伊始,形势变得萧条。他不得不削减规模,关掉了三个厂区,只留两个。“我原本打算只留一个的。”唐勤俭说,这一年多,有两位港台客户一共欠了他50多万元的货款跑掉了。唐勤俭说,两个港台资企业,一个做电脑机箱,一个做玩具。台资的玩具厂,从开厂到关门不过半年时间,“一分钱都没有拿到”。
“流动资金对包装行业非常重要,现金流就是生命。”东莞纸制品包装协会创始会长林青说,包装厂上游企业强势,通常要求30天以内付款,而下游企业的收款期则是70~80天,所以一个企业至少要保证有1~2月营业额的现金流,不然风险极大。
生意不好做,“跑单”变得常见。这一年,深圳纸制品协会会长肖小平一个常见的工作就是帮助协会会员讨要账款,甚至准备资料打官司。“身边有很多企业老板今年公司都没有开下去,最后关门卖机器清算。”肖小平说。“跑单者”中,不乏港资台资企业。8月,老牌港资企业、深圳南岭玩具公司突然倒闭,令所有供应商和员工措手不及。有一家纸箱厂是其供应商,被拖欠了600多万元货款。“以前我都是听他们厂的机器昼夜不停地运转,现在一点儿声音都听不到了。”肖小平说。
唐勤俭所在的长安镇往北,是相邻的大岭山镇。这里以家具制造闻名,所制家具多为出口,有“中国家具出口第一镇”称号。大岭山镇家具协会秘书长何建成告诉我,镇上最多的时候,原有600多家家具厂,近年来由于成本上涨和环保压力,已几近减半。而就是这300余家,日子同样都不太好过,多为亏损。“老百姓的口袋里没钱了,被楼市和股市套住了。”何建成说,卖场人气低廉。按照镇上一家大型家具企业经纪人的说法,今年的家具行业,10家中,约有5家亏损、3家保本、2家赚钱,“卖场里都看不到人”。
“家具行业应该是和房地产紧紧绑在一起的。”大岭山镇和瑞木器制品厂老板廖美清已将自己经营8年的工厂关了,遣散了30多个工人,以20%的价格贱卖了几十万的设备,停产歇业。他的产品多为家具代加工,货供给香港皇朝家具等客户。而在今年,来自香港皇朝的订单锐减。“我向皇朝要过几次订单,他们都说没有,卖不出去。”廖美清说,他做实木加工,原材料多来自美国,贸易摩擦一来,只有关厂。
内需疲软,似乎日子稍微好过的中小企业,都以外单为主。内需萧条与朱来明关系不大,他的工厂仍然在不停地运转。11月某天上午,当我来到位于大岭山镇的溢莱家具厂时,厂区一片轰鸣,占地20亩地的三间厂房,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曲木家具。这些家具的包装上英文字样显示,它们将最终被发送到海外市场。客户主要来自于欧洲市场,“中美贸易战对我们一点儿影响都没有。”朱来明说。
“欧洲订单更看重品质和原创,量低但利润高,别看美单(美国订单)量大,但价格杀得非常低,也不看原创。”朱来明说,镇上做出口家具的,多为代工,集中销往国内和美国,净利润很薄,集中在5%上下,挣辛苦钱。他的企业净利润率相对更高,约5000万元的年产值中,净利润超8%。
“代工都是没有灵魂的,迟早会挂掉。”在办公室内,朱来明对着来访的廖美清说。后者关厂时,跟他借了3万元给员工发工资。与镇上其他家具老板不同,53岁的朱来明不仅是老板,还身兼首席设计师一职。他稀薄的长发梳在脑后,艺术家的范儿十足。在铁皮房厂区的机器轰鸣声中,办公室阳台被他装饰成了会客厅,采光充足,配以简约的曲木家具,似乎是有意要闹中求静。
朱来明同样深感压力巨大。见到他时,他刚刚结束一次“辟谷”。这是古人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式,代指道家养生中的“不食五谷”。要求在一定长度的时间内,通过绝食、调整气息等方式,对身体机能进行调节。朱来明过去7天都没吃东西,只靠喝水充饥,一周下来瘦了5斤多。他穿一件深色T恤,袖口临近胳膊肘,牛仔裤的腰部与皮带一起耷拉着,向人们提醒着他曾经的体态与重量。
这是朱来明今年第二次“辟谷”了。头一次,他没有经验,试图在家自学成才,弄得“整个人每天烦躁得不行”,此后体重报复性反弹。这次,他交了6900元学费给一位“圈内”的师傅,专门听了几天课,回家一试方才渐入正轨。他说,“辟谷”能使人心静参悟,认识“因果与轮回”。“没办法,负能量太多了。”朱来明说。
发表文章75篇 获得18个推荐 粉丝703人
不得拉稀摆带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