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油价看印度

作者:邢海洋

2018-11-21·阅读时长3分钟

1176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560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两个月前,当我们预测今年的物价不会继续沿着夏季的路径继续攀升的时候,正是一年中大宗商品价格“热火浇油”的时候,可转瞬之间,原油价格从80美元/桶跌去了1/4,表征大宗商品全球贸易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从1770点暴跌到1000点,全球经济似乎一下子冰冻起来。物价涨跌背后离不开人们对经济前景的预期,那么,未来还有什么样的需求因素支撑石油重回100美元?

不用说,油价重回100美元,除了OPEC不遗余力地限产外,必须有中国、美国等能源消耗大国开足马力的消费,更离不开印度等石油消费的潜力大国开动机器,奋起直追。2017年中国全年的原油进口量攀升至4.2亿吨,首次超过美国的3.95亿吨,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当年石油进口同比增长10.1%。自2009到2017年的8年间,中国的海外石油依存度迅速攀升,石油进口量短时间内翻番,可汽车在中国家庭的普及率急速提升,汽车保有量的天花板已若隐若现,随时可能降临。

今年前10个月,石油进口量增速为8.1%,已经远不及去年的平均增速,并且,这一速度中相当一部分有赖于10月原油进口同比飙升32%的高增长。与之形成对比的却是,“金九银十”的汽车销量一蹶不振,进入了负增长。汽车卖得少而石油进口创了新高,究其实,是因为地方炼油厂在加紧囤货以尽快消耗掉今年的进口配额,年底前用不完明年就要作废。在美国,石油消费的天花板早在上一次繁荣顶峰的2007年便已经出现,直到今天仍无法超越。可凭借水力压裂法的应用,美国的页岩油产量爆发,石油生产近年来是直线上升的。

文章作者

邢海洋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7个推荐 粉丝2982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瓷之美

寻访景德镇、汝窑、官窑、定窑

964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