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史航:戏剧让我们找到人类世界永恒的广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11-08·阅读时长1分钟

4456人看过
听史航聊聊戏剧这个人类世界永恒的广场,如何堆积了人类的幻灭和失望

听史航聊聊戏剧这个人类世界永恒的广场,如何堆积了人类的幻灭和失望

9.78MB
00:0010:41

史航:编剧,策划人

@乌镇戏剧节

史航身上有很多标签——“戏剧圈大腕儿”、影评界“老炮儿”,嘴皮子功夫特别厉害,经常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不过他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就是编剧。史航是戏剧学院科班出身,199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后就开始从事话剧、电视剧创作,至今从事编剧工作已经20多年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张纪中版《射雕英雄传》、以及名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等均出自他手;也曾与导演孟京辉、赖声川、廖一梅多次合作,参与话剧的策划创作,比如《空中花园谋杀案》、《初恋》等等。

在他看来,戏剧,因为是人演给人看的,一切偶然状况及时发声,都会听到,戏剧是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的,你不在场很难分享的。大量的戏剧,往往是关于失败者的,“我每个人困在自己的房间里,很少推开那扇门,当最终我们推开的是通向戏剧舞台那扇门的时候,我们就找到了一个人类世界的一个永恒的广场…广场中间堆积的是人类亘古以来所有的幻灭和失望...”

Q、从那个80年代到现在,您印象深刻的看戏体验?

A、1988年刚来北京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小剧场戏剧,就是大家膝盖快能碰到膝盖的距离,这时候突然有一个人给另外一个人跪下了。如果是电影、电视剧你会觉得俗套,但是当你那一刻在现场看到,你会很激动。当时那个戏并不是个多么高明的小剧场戏剧,叫《火神与秋女》,但是我们所有的同学看完,激动得从东单的青艺小剧场一直徒步走回了南锣鼓巷的中戏,感慨了那个戏剧。因为大量的人都是没有看过小剧场戏剧,意识到原来戏剧是跟电影、电视完全不一样的东西,是无法取代的东西,他们血肉之躯给血肉之躯的这种影响传递是特别重要的。

Q、对你影响比较大的剧作家的作品?

A、像萨特的《死无葬身之地》,加缪的《正义者》、《卡利古拉》这样的戏,对我来说影响特别大。我还喜欢契诃夫、萧伯纳、贝克特,还有《马拉/萨德》的作者彼得维斯,这些都是我喜欢的。中国的剧作家喜欢老舍,他的《茶馆》是我心目中的中国话剧第一名,因为他是把一种方言上升为一种世界观。我觉得《茶馆》,咱们说众生相的话已经说的太土了,我觉得它就是一个世界的一次完整的轮回。

(文/小朵,剪辑/李响,设计/罗曼)

(更多精彩,请点击以下图片,跳转乌镇戏剧节专辑)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4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7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中读文艺在线

在这里,影视戏剧资讯一网打尽

379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