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黑麦
2018-10-24·阅读时长7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810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从去年开始,有一种“艺术”展览开始在多个城市登陆,展览中并没有“令人仰慕的高贵传统艺术”,也没有“令人匪夷所思的当代艺术作品”,它的呈现,更像是一种超现实的场景罗列,有人把它称作“造梦场”,有人觉得那不过是“另一种影楼照”,更有人认为那是一种对于传统艺术展的挑衅。
去年夏天,日本多媒体艺术团体TeamLab的首个展览“花舞森林”落户于佩斯北京画廊。这个创立于2001年的团体囊括了艺术家、计算机工程师、建筑师、CG动画师、应用设计师甚至数学家等,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是以多媒体机构的身份亮相于艺术现场的。然而这一身份也在发生变化,从艺术家到多媒体、设计师,人们对于互动装置的诉求与关系似乎也一直发生着变化——“由远至近”。直到不久前“网红展”这一概念突然出现,让TeamLab的作品似乎也得到了一次“重生”的机会。
《花舞森林迷失、沉浸与重生》实则是一个全包裹式的投影体验,360度的光影覆盖造成了它的沉浸式体验。展出的内容实则是15个“视频”,是电脑程序打造出的梦幻虚拟花海,观众的一举一动——无论是近距离的凝视、伸手触摸还是踩踏花朵——都会影响花的诞生、绽放乃至凋谢枯萎。
TeamLab Kids主席松本明耐先生说,自己的孩子虽然很小,却对手机屏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觉得年轻一代对于视频和影像有着天生的敏感。他认为TeamLab本身没有过于高超的科技含量,只是把一个梦幻的主题搬到了现实。
这一自然的主题,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多年前法国乐队Mickey 3D的作品《呼吸》(Respire),音乐录音由法国工作室Amazing Digital Studio制作,影片讲述的是未来世界自然植物渐渐消失,儿童只能在模拟的游乐园中体验伪造的森林场景。松本明耐说:“展览中的花瓣会消散,它象征着人类介入自然生态导致动物灭绝。然而在这个大型的自拍现场,多数人只顾着惊叹它的美,却完全感受不到这层含义。”
从去年5月末开始,关于TeamLab展的自拍及视屏便出现在了很多人的朋友圈和微博中,一年后,团队旗下的TeamLab Kids、《彩绘城镇》等作品也开始陆续出现在其他城市。一时间,这个展览竟成为中国商业地产最为青睐的产品,除了能提供视觉体验,为商业区吸引人流似乎已成为它在中国的最大功能。
松本明耐强调它的体验性,在他看来,虚拟现实早已成为一种实现与未来科技达成联系的手段,而“拍照好看”从来都不是TeamLab的目的。
沉浸式(Immersive)并非一个新流行的概念,在过去的艺术性展览中,临场感和互动性有着更广泛的含义。然而,这一概念也在被“偷换概念”,从某种角度讲,沉浸越来越轻淡,当然,随着信息的快速发展,原本的那些感官刺激,也在众多的形态复制中变得平淡无奇。
第一波“网红展”诞生于美国,它的背景来源于年轻人开始为自己的文化观念及时记录。在这一批展览中,冰淇淋博物馆(Museum of Ice Cream)被认为是这一理念最初的实践者,在这个展览内,没有任何历史和产品的介绍,只有大量可供自拍的大型甜品装置,如彩虹糖泳池、巨型棒冰等,至今50万人次的门票销量,让很多人开始意识到这种形态展览的异军突起。它的创作者马耶利斯·邦恩(Maryellis Bunn)曾在Facebook、Instagram以及时代集团效力,今年只有26岁的她坦言,自己也爱自拍,而冰淇淋只是一个随便的想法,她所创造的是很多人梦境中可能出现的东西,那些被放大的甜品,没准能让很多人回想起第一次去逛超市买甜品吃时的兴奋(应该是上世纪的事了)。
冰淇淋博物馆始于纽约曼哈顿,2016年初展时并没有想象中火爆,次年当展览巡游到洛杉矶时,这些奇异的糖果马上和千禧年观众达成一种默契,加州的年轻人似乎赋予了这个展览更多的年轻含义。于是,一大批明星也成为展览的宾客,格温妮丝·帕特洛(Gwyneth Paltrow)、JayZ、水果姐(Katy Perry)、金·卡戴珊都曾携家带友来此参观。
发表文章231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2330人
沉迷于对抗中年危机的美食作家,对groove着迷的音乐编辑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