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九
2018-10-24·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658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A股市场这一轮下跌,最大的压力来自大股东的股权质押风险,由此带来了股市的超预期下跌。因此,这一轮救市也主要集中于化解股权质押的风险。
长期以来,我国的民营企业一直面临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过去几年随着中国经济去杠杆力度加强,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更被挤压,很多上市公司开始通过股权质押来融资。但是随着股市持续下跌,当初被质押的股票开始面临被平仓的风险,很多公司股票经常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出现股价闪崩,基本上都是股票被强平所致。而随着股价越跌越低,市场上开始出现更多被迫卖出的行为,导致了市场进一步下跌,由此形成了越跌越多的恶性循环。只有排除股权质押的风险,才可能止住当前A股市场的恐慌性下跌,因此,这一轮的救市也主要由此入手。
首先出手的是各地方政府。深圳国资委率先推出“风险共济”模式,安排了数百亿元驰援本地上市公司。不同于纯粹的政府救市,深圳的模式还是尽量以市场化的方式介入,从股权和债权两方面入手,化解上市公司的流动性风险。比如债权救援方式主要是提供低利率的资金,当股价回升之后,上市公司返还债务本金和利息,如果卖出股份之后还有盈利,可以按一定比例分成。而股权救援方式主要是引入外部投资者,通过收购上市公司部分股权来注入流动性,帮助上市公司渡过难关。
深圳救市方案曝光之后,深圳本地上市公司股价纷纷逆势涨停,“深圳模式”也迅速引来了其他地方政府的效仿,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了各自的救市方案,核心也均以化解股权质押风险为主。
以市政园林建设为主的东方园林(002310),一度是A股市场的超级牛股,但是随着最近几年PPP遇冷,公司经营也遭遇了巨大困难,在融资渠道萎缩的背景下,公司大股东高比例质押股权融资,在股价持续大跌的压力下面临平仓风险。10月17日,北京证监局对东方园林的20多家债权人发布建议函,“建议各债权人从大局考虑,给予公司控股股东化解风险的时间,暂不采取强制平仓、司法冻结等措施,避免债务风险恶化影响公司稳定经营”。这是首起公开的地方证监会直接介入。东方园林也随即发布公告,表示实控人拟出让不低于10%的股权,所筹集资金将用于归还股票质押融资,以大幅降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率,目前已与相关央企、地方国资进行了多轮谈判。东方园林这种以监管层介入和公司出售股权自救相结合的模式,可能会成为很多上市公司借鉴的模板。
发表文章412篇 获得10个推荐 粉丝3698人
在嘈杂的时代独立思考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