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人民币汇率压力空前

作者:谢九

2018-10-17·阅读时长5分钟

2550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529个字,产生1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主要由内外两大因素决定,内部因素主要看国内货币政策的宽松尺度,外部因素主要看美元的强势程度。当前的人民币汇率之所以压力空前,原因在于内外两大因素都在促使人民币汇率进一步贬值。

从内部因素来看,近期国内货币政策的宽松尺度开始超出预期。10月7日,央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这已是央行连续第四次降准。此次降准首先是力度超出预期,央行此前大部分降准都是0.5个百分点,而这一次是1个百分点。更重要的是,这次降准的时机也超出预期。因为在9月底,美联储刚刚宣布了加息,再度引发新兴市场的汇率大跌,通常而言,出于稳定市场预期的考虑,中国央行可能会暂缓降准,以避免人民币过度贬值的压力。但是出乎意料,央行不仅没有回避美联储加息,反而在风口浪尖上大力度降准,使得人民币贬值压力急剧上升。

央行在美联储加息的同时选择降准,说明在央行关注的几大主题中,汇率的重要性已经不再是优先级,经济增长、出口、外汇储备、楼市甚至股市的重要性都排在汇率之前。几个月前,市场上曾有央行“放弃汇率保增长”“放弃汇率保出口”“放弃汇率保楼市”之类的传言,在当时看来并不可信,不过随着中国经济的内外形势发生变化,几个月前的传言,现在看来可信度开始提升,虽然“放弃”这样的字眼可能并不太准确,但大致也可以体现当前的政策意图。

过去几个月,人民币汇率虽然也面临较大的贬值压力,但是央行始终还是将人民币贬值的幅度控制在一定区间之内,没有让人民币贬值过度失控。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当时贸易战虽然已经爆发,但中美之间还在积极谈判之中,试图在谈判桌上解决问题。对中方而言,如果让人民币过度贬值,很可能会让美方认为中国通过贬值获取出口优势,从而让贸易谈判的背景更加复杂化。而最近一段时间,贸易战的局势迅速恶化,美国对中国的征税商品扩大到2000亿美元,美国副总统公开指责中国,种种迹象表明,中美之间短期之内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方刻意对人民币汇率维稳的必要性大幅降低,与其耗费宝贵的外汇储备去和人民币空头搏斗,还不如暂时顺其自然,更多地让市场力量来决定人民币汇率走势。

文章作者

谢九

发表文章412篇 获得5个推荐 粉丝3716人

在嘈杂的时代独立思考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拯救睡眠

如何与失眠说再见

943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