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方便面60岁,从轻奢到垃圾食品

作者:博客天下

2018-09-21·阅读时长5分钟

82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682个字,产生2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裴晨昕

方便面迈入了花甲之年。

1958年8月25日,伴着制面机的轰鸣和炒锅的热气,出生于台湾嘉义的华裔日本人安藤百福(原名吴百福)在自家后院10平米的简陋小屋中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即食鸡汤拉面”。制面、蒸热、着味、油炸、干燥,标准统一的工艺,使得流水线批量生产成为可能;“注入开水,泡2分钟即可食用”,前所未有的便携性令消费者倍感惊奇。

彼时,刚刚从二战废墟中站起的日本在美国的援助下进入经济发展的加速期,一股隐忍中的冲劲伴着重塑自信的紧迫感笼罩社会,每个人都在争分夺秒地忘我工作,而方便快捷的“魔法拉面”一经推出便畅销市场,成为日本国民食粮。

1964年,北京食品总厂尝试纯手工操作用鸭油生产油炸方便面。6年后,随着200万袋“鸡蛋方便面”在上海益民四厂的流水线上传递,中国方便面产业正式起步。

在计划经济下,想购买方便面还需要提交粮票。

《辽沈晚报》曾刊登这样一则故事:当时在东北当老师的王志斌被领导派到北京出差,送行时亲朋好友纷纷委托他带一些方便面回来,“开开眼,尝尝鲜”。后来王志斌还是托人找关系,才搞到10斤北京面票,买回10袋方便面,“当时心里那种喜悦就甭提了”。

方便面走入寻常百姓家是在上世纪90年代。

1992年,从台湾回到大陆的魏应州经历了两次创业失败,将最后一搏压在了天津。他投资800万美元成立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推出主打产品“康师傅红烧牛肉面”,不同于市面上的既有产品,康师傅方便面不仅附带纸质碗和塑料叉,还多配置了一包牛肉酱料。口味和品质的提升加上大力的营销使其在短期内一统中国泡面江湖,“康师傅”一度成了方便面的代名词。

那一年,和康师傅一样从宝岛远道而来的方便面品牌还有“统一”。1992年1月,统一集团在大陆投资设立新疆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当时,“老坛酸菜牛肉面”这一人气产品还未出现,其主打产品是贴合青少年口味的“干脆面”。“小浣熊”“小当家”成了校园周边小卖部的抢手货。比食物本身更最受欢迎的是随包附带的小卡片,“三国卡”“西游卡”“水浒卡”……在“黑市”上交换卡片成为许多80后的难忘记忆。

文章作者

博客天下

发表文章568篇 获得20个推荐 粉丝2417人

博闻雅识,非凡之客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变脸时代

中国已是世界排名第三的整容大国

564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