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珊
2018-09-19·阅读时长8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393个字,产生9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鸟类迁徙线
绿色的皮卡车上装满了颜色不一的编织袋,大的盛放被褥,小的放衣服、捕鸟的网具、蔬菜蛋类以及其他零零散散的物件;有的东西则直接套上一个塑料袋,放在洗脸的盆子里。车上能看到的空处,都堆得满满当当的。范强军坐在皮卡的副驾驶位置上,他的皮肤是长年浸润海风后黝黑发亮的颜色。他向前摆了下手,皮卡车缓缓开上长岛通往大黑山岛的轮船甲板。这意味着,他们一年一度的迁徙之旅已经开启了。
每年的9月上旬到10月中旬都是范强军最忙的时候。他是长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志中心站(简称“长岛环志站”)的站长。环志是做什么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可能是个相对陌生的工作,我也是到了长岛后才知道这项工作的具体内容。我们都知道鸟类每年会有大规模的迁徙,从南方飞到北方繁衍,从北方越到南方越冬。但这些鸟最终会选择在哪里停留呢?它们的飞行路线又是什么样子的?每次往返,同一只鸟选择的路线是否一样?鸟类的寿命又有多长?这些,我们都不清楚。
鸟类环志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它是用来研究候鸟迁徙动态及其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每年的迁徙季,环志工作者会在鸟类集中的地点,如繁殖地、迁徙地或者迁徙途中停歇的地方进行鸟类捕捉,并将带有国家环志中心通信地址和唯一编号的特殊金属环固定在鸟的小腿上。这样,每一只鸟就有了自己独立的身份证或者号码牌。随后,环志的工作人员会将标记的鸟儿们放飞,在日后的迁徙过程中,每一次捕捉都被称作回收,是对鸟类迁徙路线、习性等的一次记录和观察。鸟的迁徙并无国界,因此,环志鸟的捕捉、回收、观察等信息,是全球环志科学家都能共享的。
长岛就是鸟类迁徙路线上的一个停留点。全球范围内一共有8条候鸟迁徙路线,其中有3条经过中国,最主要的一条迁徙路线被称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线”,这是三条线路中每年经过鸟种最多的一条线路。每年,大批最远自西伯利亚、阿拉斯加的鸟群会沿着这条线路陆陆续续飞往南方越冬,最远到达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迁徙之路漫长而艰险,要穿过平原,越过海洋、岛屿,克服艰难险阻。
日本野鸟会等部门曾于1990年对一只叫“乘子”的小天鹅进行过卫星追踪,他们发现,从日本有名的小天鹅迁徙停歇地屈邪路湖飞到繁殖地西伯利亚,乘子一共飞了3083千米,相当于从南到北横跨了整个日本,这耗费了乘子三周多的时间。他们还发现,在整个迁徙的过程中,乘子飞过了俄罗斯的科雷马河,并在河口一带的湖沼停歇了5天。选择停歇意味着乘子本身已经对这个地点做了一定的判断:安全且有食物补给。
范强军告诉我,长岛处于黄渤海分界线上,北承旅顺老黑山,南边又挨着蓬莱,是鸟类迁徙时候的一块翘板,“沿着这条路线飞行,距离短、速度快,节省时间;且海岛上渔业资源丰富,食物充足。”每年9月上旬开始,远道而来的鸟儿会成群结队地打长岛经过,持续时间长达一个月。范强军说,东北风刮起来时,顺风的鸟群从长岛上空飞过,用“遮天蔽日”来形容也不为过。每当这个时候,范强军就会拿着相机,爬上环志站的房顶,对着鸟群一阵拍摄,“多的时候,一个月从长岛上空飞过的鸟有十几万只”。
发表文章155篇 获得5个推荐 粉丝838人
哈哈,天下天鹅一样白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