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博客天下
2018-09-18·阅读时长7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731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陈令孤 编辑 江菲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但很少有人能像是枝裕和爬得这么快。
4个月前,《第三度嫌疑人》在中国上映,也是他的作品首次进入中国,但7天时间过去,仅仅获得452.5万元票房。
显然,这是一次失败的输出,原因就是他转型了,不拍熟悉的家庭剧,改拍起了商业悬疑片。这对于那些想欣赏日本市民社会故事的影迷来说,是失措的,也是失望的。
但第二个月,原来的是枝裕和就回来了。5月19日晚,在法国海滨小城,他的新片《小偷家族》获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是枝裕和也登上人生巅峰。
不久后举办的上海电影节上,《小偷家族》受邀参加展映,开售30秒,票就被抢光。这种火爆状况也激发了段子手的灵感,有人说愿意拿上海二环的一套房子换一张票。
市场反响如此宽容,让是枝裕和有机会再渡重洋。8月3日,《小偷家族》正式上映,当天票房就超过了1000万元。同时,这也是继2004年罗曼·波兰斯基的《钢琴家》之后,中国再一次引进戛纳金棕榈获奖片。
1
有的时候,不怕剧透能成为一部好电影的衡量标准。
在这个信息无孔不入的时代,很多人在没看《小偷家族》之前,其实已经知道,片中的一家人并没有血缘关系,所谓的家只是临时拼凑起来、抱团取暖的一处蜗居。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进入故事内部,去感受他们相处的过程。
影片一开始,小女孩树里的意外加入和电视里出现的失踪儿童的新闻,已经预示了故事的最后走向。她就像桌子底下的那颗炸弹,随时会毁灭这一切。这是整部影片最大的戏剧性所在,是牵引观众注意力的一条主线。但是枝裕和将这条主线变成了暗线,把主要的情节用在了表现一家人每天是如何生活的。
2018年6月23日,上海,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小偷家族》举办映后见面会,导演是枝裕和携主创城桧吏、松冈茉优亮相
一个导演能成为大师,不在于他有多么宏大的思维,而在于他对细小处的敏感。是枝裕和的电影,讲的是人间的烟火事,但流露的是诗一般的情怀。他赋予那些生活中的事物以人格的力量,包括道具、地点、言行,让它们和人一样,成为情感的投射所在。
发表文章568篇 获得4个推荐 粉丝2417人
博闻雅识,非凡之客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