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博客天下
2018-09-18·阅读时长10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354个字,产生9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姜璇 潘晓飞
原本定于6月30日的备案大限二度延期,很多全力冲刺“赶考”的网贷平台却没有刹得住脚,临门“翻车”。在政策、行业及自身经营的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一场由内而外爆发的大面积倒闭潮,正在推动网贷行业的快速出清。
据不完全统计,进入7月份以来,全国新增问题平台的数量逾120家。停业清盘、高管投案、经侦介入,网贷行业正经历艰难的“自我救赎”。
在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启动两年的时间节点,监管“救市”的呼声亦更为高涨。新一轮监管加压与行业出清共振引发的恐慌情绪,因市场对监管走向的判断“迷茫”,更是引发了深层次的信任危机。
7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相关成员单位召开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下一阶段工作部署动员会。在此间会议上,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再用一到两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化解存量风险,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初步建立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制度体系。这是备案延期后,官方首度明确互金风险整顿时间表。
据悉,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已经制定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下一阶段的工作方案。P2P网络借贷和网络小贷领域清理整顿完成时间,延长至2019年6月。
同时监管要求,在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6月针对P2P集中开展专项整治,通过全面现场检查,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加大违规违法处置措施,争取在2019年下半年到2020年使P2P机构进入常态化监管。
根据方案,P2P行业的专项治理整顿的,要从两方面具体开展:一是通过清理整顿,化解存量业务风险,消除较大的风险隐患。二是建立完善适应互联网金融的长效监管机制。因此,完善行业监管,需要短期风险缓释举措和平衡与创新的长效监管机制打配合。
这是继去年互联网整治的第二次延期,但这次延期与上次延期不同,任务将更为艰巨:未来一两年要平稳落实专项整治,不出现大面积风险,同时还要建立长远有效的监管机制,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权衡创新与监管两者之间的尺度相宜。
加速出清
在经历6月的大面积倒闭后,进入7月的P2P网贷平台加速洗牌,映照P2P行业众生相:逾期公告、清盘退出、高管失联、平台跑路……6月30日是原定的网贷备案大限,在行业敏感时点集中爆发,上一次出现这些现象是在2016年网贷新规出台之时。
端午期间,高返利平台“唐小僧”实际控制人失联,引发上海P2P行业倒闭潮。而后,钱宝网、雅堂金融、联璧金融陆续停摆,民间四大高返利平台集齐。7月3日,牛板金一则逾期公告,将这场P2P行业重霾笼罩了互金重镇杭州。打在牛板金身上的“百亿级”标签,也在平台停摆后迅速成为话题爆点。
进入7月以来,上海平台银票网、杭州互金平台投融家,以及在7月9日晚发布停运公告的深圳互金平台钱爸爸等,交易规模总量近百亿的平台,都被划入“百亿平台踩雷党”,加剧市场恐慌情绪。7月14日,由行业知名第三方机构网贷之家创始人徐红伟创立的投之家涉嫌集资诈骗,也被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立案调查。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网贷平台的集中爆雷,引发行业协会不安。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率先发布《关于积极稳妥应对当前P2P行业流动性风险及做好退出工作的通知》,引导P2P网贷机构清盘转型或退出,同时呼吁媒体厘清“千亿级”“百亿级”的流量概念和待收、待偿余额的存量概念。
7月16日,深圳、广州、上海三地互金协会发布要求平台不跑路、不失联的维稳信号。同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公告明确,为整改合格机构顺利纳入规范管理创造条件,并对整改不合格机构实现无风险退出和有效处置。
平台停业清盘、机构介入引导,这是业内期待的良性退出的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认为,“选择合理退出是监管机构比较希望看到的,P2P的定位是信息中介,现在很多平台的价值模式难以持续,经历第一轮备案冲刺,一些平台面临合规和经营成本等压力更大,后续支撑力不足,未来可能还将面临大面积的出清”。
对于集中倒闭的原因,多位业内人士分析,在去杠杆和强监管背景下,网贷平台对接的资产端和资金端的双重收缩,导致P2P行业整体面临流动性危机。
发表文章56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417人
博闻雅识,非凡之客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