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互联网开往盲区

作者:博客天下

2018-09-18·阅读时长12分钟

15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454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孙静

中国的马路上鲜见盲人。

社交媒体上曾掀起“黑暗挑战”活动,请健全人体验盲人的生活。明星柯蓝蒙上眼睛后,她发现“世界分成了我和你们”。另一名参与者韩雪,在她穿过“危机四伏”的盲道,走进咖啡厅后,周围人投来异样的眼光。这让韩雪感到窘迫,就好像人们接下来会追问:你的眼睛都这样了,还出来干什么呢?

杭州视障青年顾伶磊对此已经习以为常。对残障群体的认知偏见、不健全的公共服务设施,就像一道厚重的幕布,将国内1700余万视障人士,也就是大约每100人中有一位,隔阻在社会的主流视线之外,隐匿般存在着,如同活在一个“盲区”下。

顾伶磊34岁,喜好音乐和科技,属于视障群体中的活跃分子。早在2009年,中国刚开启电商创业潮时,他就已经在经营淘宝店,卖耳麦、话筒等科技产品。

在旺旺上,有买家会很好奇地问他:盲人还会上网?再后来,提问版本变成了—盲人还会用手机?

有研究显示,健全人80%以上的信息靠视觉获取,其次是听觉,占11%。但对视障人员而言,这组数据更像他们获取信息的难度值。

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科技力量,的确重塑了残障群体的生活。2009年,iPhone 第一次增加了无障碍语音辅助功能—VoiceOver(旁白)。这是一种苹果系统内置的读屏软件,它能大声朗读屏幕上的文稿,也能描述屏幕上的内容。

借助这项科技,视障者可以获取手机屏幕上的全部信息。伴随三根手指在触摸屏上转动、敲击,手机不再只是接打电话的通讯工具。

不过,除非误操作,普通用户很少会注意到,iPhone手机通用栏下的“辅助功能”中,还隐藏着旁白、放大器、助听设备等功能,分别对应盲人、低视力及听力受损用户。这些是被健全人长期忽略的功能。人们甚至都不知道有“辅助功能”、信息无障碍这类词。

苹果公司高管曾解释,苹果让这些包容性功能标准化而非专有化,“不管你是否需要,这些功能都内置在你的苹果设备中,而且是免费提供。”联想到乔布斯本人就是一名读写困难者,苹果在无障碍上的执着似乎也有了注解。

当手机上五颜六色的APP图标成为残障人士与外部世界的连结点,“连结点”是否通畅,直接影响到了残障人士能否在线上独立正常生活。

计算机代码能否敲碎现实中的桎梏,让残障人士在互联网世界得到公平和平等?

“升级恐惧症”

“你们常用的APP,我们也都用。”在北京青年路附近,盲人按摩师石晓帅麻利地解锁手机屏幕,向一名客人展示他的手机界面,上面的微信、淘宝、京东、饿了么、滴滴、喜马拉雅……看上去与其他用户并无版本差异。

视障者通常不喜欢如下的对话方式:我们普通人如何,你们如何……在他们看来,这种区隔是潜意识里的歧视,视障者本来也是普通人。

石晓帅是个乐观健谈的年轻人,一张圆脸庞,看上去像刚毕业的学生。大多时候,他已不在意明眼人的刻板印象,但是一提到互联网产品的使用障碍,他还是忍不住吐槽。

最常见的槽点是“图标”无法朗读。如果程序员在程序开发时,没有为某个“按钮”做无障碍标注,读屏软件便无法朗读出来,相当于明眼人的“看不见”。

石晓帅还发现,某款外卖软件上,点击餐食评价按钮,会读出一串奇怪的英文。顾伶磊称之为产品Bug,原来是因为未做“无障碍标注”,机器直接把程序源代码读了出来。

即便是收割赞誉最多的苹果,初期也有产品设计上的不完善。比如词条缺乏备注描述,导致视障用户无法区分选中的是“琵琶”还是“枇杷”。顾伶磊记得,用户反馈后,苹果词条下增加了备注。

APP注册时,图形验证码、拼图验证也是致命的难题。国外软件通常提供多种验证模式,比如短信语音验证,但国内很多互联网产品出于“安全”考量,放弃了这种尝试。

所有槽点之中,APP升级更是视障者的共同噩梦。

“一些软件一升级,就没法用了。”石晓帅有个微信群,里面几百名视障者,聚焦一个主题—手机及应用的操作技巧。

遇到系统升级或软件版本迭代,就会有人先在群里打听:新版本好不好用?视障者既想体验新功能,又担心升级后出现使用障碍。

石晓帅说,有些软件升级后,原本还勉强可用的无障碍功能出现倒退或者跟读屏软件兼容有问题,干脆不能用了。久而久之,大家对升级这事充满纠结。

前段时间,出行APP成为大家吐槽的靶心。

今年5月,空姐乘顺风车遇害事件后,滴滴顺风车开展整改升级。新增的乘客验证程序中,增加上传证件(当场拍摄)、面部识别的动作,但由于无法确定是否对焦,很多盲人对着镜头只能一脸茫然。还有装义眼的乘客,卡在“转动眼球”一项上。

视障者无法独立完成验证,只能向身边的明眼人求助。但有些人,嫌麻烦,只能放弃使用实惠的顺风车,以更高成本出行。

他们建议在对焦环节增加语音辅助提示,让视障者理解如何更好地对准镜头。

滴滴产品经理宫赫解释称,顺风车产品整改时,技术重点放在安全层面,安全是最高优先级,当时未考虑到视障者识别的问题。但他们很快发现这一问题,“我们专门成立一个技术小组,已经在改善这一(障碍)。”

文章作者

博客天下

发表文章56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417人

博闻雅识,非凡之客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P2P爆雷之后

只是大多数投资者都相信自己可以在“撞车”前安全下车

268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