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博客天下
2018-09-18·阅读时长1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345个字,产生9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汪畅 编辑 江菲
很少有公司像拼多多这样,成功上市没有成为顶峰,反而遭遇到舆论的嘲讽和质疑。“拼多多砍价群”就是这样进入了我的视野。
在QQ以“拼多多”“砍价”为关键词,可以找到数百个以此命名的QQ群,在这些QQ群里,还可以找到相应的微信群,有些砍价群竟然是要收费才能加入的。
我很快就被批准加入了6个拼多多砍价群。
以24小时计,我总共收到了近300个砍价链接。如果再加上其他信息,一天内,我的手机起码被轰炸了上千次。
如果把这些商品加以分类,其中90%以上是生活用品,包括纸巾、洗发水、洗衣皂、发绳、防晒衣……原始售价大多不超过30元;此外还有少量小孩玩具,滑板、充气游泳池。
被大众诟病的山寨大件电器、数码产品,一次也没有在砍价群里出现过,仅出现过几次售价10至20元的耳机、插线板之类的。
究竟是什么人,这么有时间,每天待在砍价群里,只为省十块八块?我在群里潜伏了一周,发现了这些规律。
拼多多互砍群规律1:女性成员居多,90后占主导
2017年底,拼多多月活达到了1.57亿,在移动端已经超过天猫。可我身边玩拼多多的人还是很少,此前,只有一两位朋友邀请我帮忙砍过价。每天真的有这么多用户在拼多多上买东西吗?在潜伏拼多多群的日子里,我才发现,这可能是真的。
每个群都达到了可容纳人数的上限。查看群成员概况,很容易就会发现这类群的两个特点,一是女性占绝大多数,二是90后占比高达90%以上。
如果群名是“砍价”“互砍”为主,只要成员人数未满,很容易便可申请入群。但如果是群简介明示的“××拼多多交流群”,就没那么容易进了。我申请了两个这样的群,一个至今没有回音,另一个毫不留情地拒绝了我。
即便是砍价群,也风格各异。
在一个砍价群里,我观望了一会儿,发现竟然是全员禁言的,只有管理员一直在群里甩淘宝优惠券的链接。原来,这个群是淘宝客假借拼多多互砍的名义建立的淘宝客推销群。
在另一个2000人的群里,有96%的女性,90后占绝大多数,但这些年轻女性既不卖“萌”也不聊天。从我进群开始,就不断被群友@,没有客套话,直接一个字:“互”。
“互”的意思,就是互相帮忙砍价。
这些群友都是什么人呢?据观察,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全职妈妈,还有不少是十五六岁的中学生,此外就是每天不用在固定时间上班的人,收入都不高,我接触过的人,大多是从农村来到城市的,这些人相对来说有更多的空闲时间。
一位名为“追逐时间”的群友告诉我,她是为了帮朋友砍价,才被拉进来的。靠大家帮忙砍价,那个朋友最后免费拿到了一款防晒衣,她看了以后就动了心。拼多多后来成为她每日必逛的APP。她的最好成绩是以0元拿到了一个原价32元的保温杯。
26岁的“温度计”则是带两个男孩的全职妈妈,现居广东。她明确表示,就是冲着拼多多的便宜加入砍价群的。她也知道便宜无好货,但一看到便宜的价格,就克制不了内心想买的欲望。“我买的也都是日用品,质量不好的话,丢掉也不会心疼。”
我还认识了两位十几岁的学生。她们说,平常没有零花钱,而拼多多提供了免费拿的可能性。
这种理由在学生族群中竟然非常多。我接触到的最小的拼多多用户,是北京一所小学四年级的女生,她希望能免费在拼多多上买到一款心仪的头绳。
除了一位生活在农村的女生,绝大多数人,并非十分贫困。以“温度计”为例,她的丈夫是一名保险销售员,收入完全可以养活一家四口,但“温度计”仍然乐此不疲地在砍价群里砍价,其实是,这成了她消磨时间的一种方式。
她说自己每天除了带孩子,就是玩手机,但现在,玩手机的时候还能赚钱,这不是件好事儿吗?2015年至2016年间,她曾尝试做过微商。但一整年,只卖出了10件内衣,便放弃了。如今,她的生活目标转向在拼多多上以0元拿到商品。在她看来,这是她花时间和精力赚来的“战利品”。
“追逐时间”也是同样。她喜欢这种成就感:每天只要花点时间和精力,找到足够多的人帮忙砍价,就能免费拿到某样商品。现在,除了砍价,她还开始找人帮忙拆红包—拼多多的另一种玩法,和砍价的规则一样,需要找多个好友点进链接,直到成功把红包拆完。成功拆出一个红包,金额一般是5.8元、8.8元,“也能抵掉一部分钱”。
许多精英人士为拼多多究竟是消费升级还是降级吵个不休时,砍价群里这些忠实用户,根本不关心这些争论。对于他们来说,拼多多有时就像一款游戏,其他游戏是通过打怪升级赚游戏装备来获得满足感,而拼多多这款游戏,是通过能和真实世界联通的金钱。
“反正我也没别的事做。”许多群友这么说。
潜水一周来,我见过这些拼主成功地拆到5.8元的红包,以不到10元的价格买了8盒抽纸,免费拿到原价60的滑板车、原价28.9的口红、原价37的地垫……但以2000人一个群的概率来算,获得以上这些成就的概率,还是相当低的。
但许多人,哪怕只是把价值1元钱的头绳砍到0元,也会兴奋不已。他们既获得了游戏中的快感,又能收获真实的商品,何乐而不为?所以,“温度计”才会觉得,“哪怕质量不好,扔了也不可惜”。
拼多多互砍群规律2:砍价机会,也是一种稀缺资源
拼多多对砍价定下了诸多规则。歧视最强烈的是,新拼主一刀下去,可以砍掉三五块钱,而老拼主不受待见,每砍一次,只能砍掉1分钱。
受这条规则影响,热衷于砍价的用户,就需要不断去主动发掘新拼主,以便获得其含金量最高的“初刀”。新拼主又往往是老拼主的朋友,要帮朋友砍价,便需要下载APP、注册,这种策略,无形中成为拼多多用户得以迅速扩张的原因之一。
为了砍一款37元的补水仪,群友“小絮”找了近10个老用户,加起来只砍了0.27元。她心里清楚,“这就是拼多多的套路”。但在获得更多收益的诱惑下,小絮还是努力发展了2个新用户帮她砍价,但最后,离砍到0元还有一大半的距离。
数据显示,从2017年3月到2018年2月,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仅移动端上,拼多多的注册用户就超过1.5亿,以2018年3月的数据,拼多多的日活量为4310万,这也从侧面证明,虽然拼多多在3年时间里成功将活跃买家的数字扩张到3.44亿。但其中大约有33%用户,只是作为那批忠实用户的陪绑者而存在的。
当新用户不便发展时,老拼主虽不值钱,也聊胜于无。于是,砍价群诞生了。这可能就是拼多多群越来越多的原因。只有5天,我所加入的砍价群全部满员了,但查看日期,这些群大多才创立了不到半个月。
发表文章568篇 获得13个推荐 粉丝2417人
博闻雅识,非凡之客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