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跨界玩家伯恩斯坦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8-30·阅读时长8分钟

197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072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伦纳德·伯恩斯坦


文/李梦

斯皮尔伯格刚刚凭借科幻冒险片《头号玩家》赚得盆满钵满,又急匆匆闯入古典音乐家曲高和寡的世界里,多少显得有些随心所欲。但其实,电影《头号玩家》与《伯恩斯坦》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甚至可以说,伯恩斯坦在20世纪美国艺术圈乃至整个古典乐坛,正是扮演“头号玩家”式的角色,穿林涉水登山,将当今流行的“跨界”概念玩得登峰造极。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音乐剧”

伯恩斯坦还在哈佛大学读书期间,知名希腊籍指挥家米特罗珀洛斯(Dimitri Mitropoulos)到校演讲。讲座后,还是大学生的伯恩斯坦为这位知名指挥家演奏了一小段肖邦的夜曲,米特罗珀洛斯听罢鼓励他:“莱昂纳德,或许你该考虑成为一名指挥。”

谁能想到呢,22岁的伯恩斯坦真的考入与茱莉亚学院比肩的寇蒂斯音乐学院学习指挥,并在18年后,接替米特罗珀洛斯成为纽约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也成为这个世界知名乐团的首位来自美国本土的音乐总监。

如今,当我们谈论伯恩斯坦,总会将重点放在他如何开创纽约爱乐乐团的黄金年代,将这一美国乐团在上世纪60年代推升至足以与柏林爱乐和维也纳爱乐等世界著名乐团比肩的位置,也将他自己塑造成为与柏林爱乐音乐总监卡拉扬媲美的20世纪指挥巨匠,却每每忽略了他的“作曲家”身份。事实上,在伯恩斯坦尚未因为那次传奇般的“救场”事件(1943年,年仅25岁的伯恩斯坦接替因病辞演的布鲁诺·瓦尔特,在仅有十几个小时准备时间的情况下,顺利指挥纽约爱乐乐团演出三首“难曲中的难曲”,包括《堂吉诃德》、舒曼《曼弗雷德》序曲以及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获得纽约爱乐乐团青睐的时候,他的作曲生涯已然开启多年。他18岁完成处女作《赞歌148》,24岁写成第一交响曲《耶利米》,30岁完成第二交响曲《焦虑的年代》,自此大半生创作不停,交响曲、音乐剧甚至电影配乐均有涉猎。

“父亲内心的憧憬是,人们的欢呼更多是冲着他的音乐作品而不是他指挥乐队而来。”伯恩斯坦的大女儿杰米说,“遗憾的是,事实刚好相反,这有时让他要发疯,但他最终还是无可奈何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尽管伯恩斯坦一生创作的大部分曲目并非广为人知、常演常新的作品,但至少有一首是例外,那便是他与美国知名编舞家杰罗姆·罗宾斯(Jerome Robbins)合作的《西区故事》(West Side Story)。这部音乐剧自1947年首演以来,60年间在美国百老汇乃至世界各地的剧场常演不衰,被英国《泰晤士报》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音乐剧”,没有之一。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41篇 获得8个推荐 粉丝47964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中产生活策略

L型经济的资产配置

1054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